“都护。”
高仙芝大笑着说道,有了沈光作陪,便是去了长安城里,他也不怕丢了脸面。
沈光的故事说得零琐细碎,高仙芝醉意上涌也听得模恍惚糊,但是内心却信赖了这故事,因为开元年间,北庭多数护盖嘉运征讨碎叶镇大胜后,曾留下少部分军队屯田戍边,朝廷当时对战死的有功将士,会给出三四转的勋官告身用作恩赏荫厥先人。
翌日凌晨,当高仙芝起来时,发明身边早已人去榻空,不见沈光踪迹,出了精舍,他才看到正在练枪的沈光。
高仙芝看着那脑袋上长了层青茬的小秃顶,伸手撸了把后道,沈光赶紧称是,眼下恰是大唐乱世,莫说安西四镇,便是其他军镇也没有少年兵,只丰年满二十的青壮方能成为军中健儿。
沈光的辛酉刀法是完整的,但是练习的长枪刺击技术便是纯粹的实战用法,并没有所谓的招式之说。
高仙芝本觉得沈光不谙技艺,甲胄刀枪是用来做模样的,但是现在看来,沈光的技艺不差,那杆精钢长矛尽力刺出时能发刺耳的啸声,可见是下了苦功的。
“对了,都护,这孩子是沈某在寺中收下的侍从,还请都护允他随某同业。”
“多谢都护。”
宴席间,有很多人朝沈光敬酒,深谙这传统文明的沈光来者不拒,他的酒量乃是天生,在黉舍时也经常被校长拉着去陪带领喝酒,眼下不过是低度数的葡萄酒,这些人那里灌得醉他。
听到沈光言语,四周世人也都是正色相待,操琴吹打终是小道,这位沈郎君倒是胸怀志向的,高仙芝麾下,几个对沈光无甚敌意的年长幕僚不由这般想到。
“都护喜好,某自将乐谱献上,便是某不在,都护也可叫乐工们吹奏。”
当沈光弹奏的琵琶曲《欢沁》戛但是止时,世人仍旧有些意犹未尽。
高仙芝如何瞧不脱部下有些白叟在针对沈光,不过让他欢畅得是,沈光竟然把那几个蹦跶出来的蠢货都给喝趴下了,叫他极是赏识。
一轮酒喝下来,沈光只是微醺,眼神还是腐败,叫长官上的高仙芝更加欢乐,没想到这位沈郎君真有千杯不倒的海量,怕是比起封二也只强不弱,待他回到龟兹,左有封二,右有沈郎,定要设席好好杀杀程千里他们的威风,叫他们晓得便是这酒国争雄,他高仙芝也还是赛过他们。
沈光大喜过望,他练的枪法只能算是根本,真要到疆场上放对,他是全然没有半点掌控,能获得高仙芝传授技艺,当真是不测之喜。
沈光虽是从小学的琵琶二胡,其他浩繁的乐器都会上几手,但是要说这吹奏的技能,他绝比不过那些以此为生,浸淫几十年的乐工。
沈光坐在高仙芝身侧,两人年纪虽差了快二十岁,可都是样貌漂亮,坐在一块儿倒像是两兄弟般,叫底下坐着的人们恋慕妒忌不已。
安西治下,诸国的琵琶曲也不乏有欢愉的曲子,但是世人细心回味,都感觉不如沈光这首琵琶曲来的轻巧灵动,便好似那妖艳动听的胡姬和明丽动听的少女间的辨别。
“这吐蕃人端的可爱,他日某定当率大兵讨伐暴蕃,为沈郎出这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