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里即便住满了人,外头也好几重保卫,可表里庄严无声。
想到这个,他不由有些抱怨堂叔王青洪,好好的孩子出继何为,明显是未出五服的从堂兄弟,现在成了无服族人,名分上反而远了很多。
道痴心中并不肯费事旁人可这个时候与侍郎宅保持间隔,落到旁人眼中还不知说甚么。毕竟世人眼中,除了家人,就是族人最为靠近。
他是少年举人,未及弱冠就中了二甲进士,四十出头就熬到正三品侍郎。现在在侍郎任上已经五载,若无不测,知天命之前会升尚书。
在一干花甲之龄的京堂中,他四十多岁的年纪还属于盛年,出息可期。
若说安陆城王氏族人以宗孙王珍为首,那宦海上的王氏一族的魁首就是刑部侍郎王青江。
王琪念了一遍,见世子的脸沉下来,迷惑道:“殿下,但是有甚么不当?”
王琪闻言,勃然大怒,道:“礼部与内阁竟然敢出如许忽略,莫非是那些老头子仗着资格,欺负殿下年幼?”
这条街间隔馆驿街比来,多少京中大佬在茶馆堆栈中等着馆驿那边的动静。
即便王青江故意探听嗣天子动静也不好直接相问,少不得酬酢几句,说上几句家常。
刚进馆驿,就见高康从正院出来,见到三人欢乐道:“殿下正使奴婢去传召三位公子,赶巧三位公子就来了。”
毕竟世子只是嗣天子,还不是天子。
王琪本是跳脱的性子,可一进雅间言行就规端方矩,看来对这个二伯父非常畏敬。
不过在没进京时,就开端掰扯礼节题目,就有些蛋疼。
王青江标准的国字脸,留着短须,为人长得很正气,只是不知是不是在刑部做堂官的原因,气度同王青洪的儒雅分歧,带了几分不怒而威的气势,目光炯炯有神。
高康进了院子去通禀,少一时回转过来,请三人入内。
王青江在打量道痴,道痴也在打量这位王家宦海上的领头羊。
面前这几个都是世子身边近人,高康便小声道:“仿佛殿下有不对劲处,由袁大人出面与礼部官员谈判,下午‘礼节状’上的内容不敷,此次来的是新的‘礼节状’。”
同这三位王府重臣比拟,王琪三人则显得没甚么分量。
这就是“礼节状”,除了安排如何入宫的法度外,就是第二步文武大臣上“劝进表”。这也是例行法度,文武大臣恳请嗣天子即位。前两次嗣天子需谦善婉拒,请文武大臣另选贤君,第三次才气“勉为其难”地接管皇位。等完成第二步,嗣天子上报太后。由太后下懿旨,而后“择日即位”。
他当然不会晓得这些都是道痴这个半大孩子本身起初的安排,只当这个族侄真是如动静里传说的那样得嗣天子爱重,不但从龙进京,还得了恩情阖家将搬家都城。
见道痴神采,世子晓得他看出此中不当,道:“二郎,你说说看。”
到底是在宦海熬了二十多年晓得“过犹不及”。眼下都城大佬齐聚良乡,如果嗣天子没见旁人前,只召见他那才是“木秀于林”。
道痴笑了笑,拿起手边的一折书折,递给王琪道:“七郎看看?”
三人也不由放慢脚步,递了王府腰牌,验看过身份,才进了馆驿。
他下午将第一次送来的“礼节状”退归去,本有摸索之意,可杨廷和明显将他当作是无知小儿,第二次送来的“礼节状”上只是比一次讲解的更详细罢了,恐怕他看不懂似的。
对于他来讲,王家与嗣天子是姻亲,有乡土情,另有族侄得嗣天子看重,这就是最首要的动静。至于能不能提早觐见嗣天子,反而没那么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