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是西山寺西跨院。
不过是一百四十八字,对于背了六年书的道痴来讲,不过是小菜一碟。
王家这时,已经趁着战乱初定,买下良田百顷,成为长命县的财主富户之一。
赶巧的是,洪武三年,安陆府附郭长命县,使得长命成为府衙治地,第一任安陆知府是昔日军中文书,刚好是王家先祖旧识。
好一会儿,老衲人方幽幽道:“他走的可安生……”
虽说一年到头,上山入寺的王家人稀有,可瞧着说话做派,上山存候的人身份绝对不低。
老衲人点点头,转头对道痴道:“既是留与你,就收下吧,莫孤负他一片情意,也算全了你二人数年缘法。”
进了禅房,便见一个古貌苍然的老衲人坐在蒲团上,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衲人微微点头,道:“带了道痴去……代老衲人在老王跟前颂百遍《地藏经》……”
道痴低头应了,对王福平道:“还请村长在庙门等我一等,我取了法器就来……”
遵循老衲人的说法,西山寺第一代方丈出身少林,是少林“觉”字辈,到老衲人这一代,就是“普”字辈,老衲人法号“普慧”。
比及太祖天子建国,论功行赏,王家先祖虽不在爵位列表上,可太祖天子并没有忘了这个昔日正视的亲军侍卫,赐金百两,诰封正五品武德将军。
王老爹不是旁人,恰是杂役院的旧主,西山寺的第三人。
这寺是王家供奉的寺庙,百五十年来,这寺里奉养佛祖的和尚,也多是跳出尘凡外的王家子孙。
“背!”待道痴行了礼,在蒲团上坐了,老衲人半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叮咛道。
老衲人的眉头展开,脸上暴露几分怔忪。
西山寺,依在耸峙在西山山顶,只是很多王家子孙已经忘了自家另有这处祖地。
毕竟山上老的老,小的小,里里外外各种庶务。
比及孙媳进门,他就上山再次削发,在寺里做了和尚。
除了王家宗房来存候的老太爷,剩下的就是山下王家窑村长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