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越来越近,前锋马队很快就逼近三庄子高地。过了高地,大道两旁就是群山、林海,倒霉于马队打击。镇边军后营的阻击战目标就是将仇敌堵住,将主疆场限定在高地以西、细河以东的五里范围内。
“蓬蓬”两声,两门37行营炮以直射的体例向敌开仗,炮弹“呼呼”地飞进日军步兵行军纵队中开了花,“轰轰”的爆炸声响彻河谷,揭开了细河河谷毁灭战的帷幕。
徐庆璋乃是山阴人(浙江绍兴),曾在前任盛京将军都兴阿幕府中佐赞军机,弹压承平军,熟谙行伍之事。清日开战,辽东危急,徐庆璋招募丁壮建立镇东军,又使乡民设团练,三个月下来也有了这500精干堪堪能够利用。前些日子宜麟经辽阳去奉天时告之芦榆防军和黑龙江军即将会战草河堡,乃主动率部前来助战。
高地下,镇边军后营340多名官兵在龚弼的喝令下呈三个哨方阵屏卫高地,阻断辽阳东路大道。或许是杨格留给镇边军的整训体例见了结果,后营官兵很快就构造起了排枪射击,固然射击间隔仍然在400多米摆布,却已经比以往的状况好了数倍以上。快利枪射程1000多米,400多米的间隔上排枪射击,多少还是能给日军步兵阵列制造一点费事,禁止其快速布阵、反击乃至建议对高地的白刃打击。
一人轻手重脚地摸到杨格身后,杨格转头一看,一惊,几近从灌木丛后跳了起来。那人鲜明是军门大人聂士成!这个所谓的高地太矮、太小,相对高差不过三十米,周遭不过半里,此时杨格间隔鬼子马队直线间隔只要五十多米,也就是说聂军门也是距敌50米!
杨格蹲在一丛灌木后,极尽目力察看日军行军大队,同时把毁灭敌救兵的作战打算又在脑筋里过了一遍。
此时,摩天岭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号角声,随即炮声、枪声、喊杀声混作一片,在山谷覆信的感化下,阵容惊人。
欲要全歼此股日军,在两门火炮的支撑下,镇边军步队后营必须死守这个高地,待日军邻近时俄然在高地下结阵开仗,这是一个底子身分。其二,摩天岭上的诸军必须快速拿下连山关,而后尾击日军,迫使日军分兵对于连山关方向,从而摊薄其火力线。其三,两门火炮的操纵必须最大化,要共同镇边军后营死守高地,要用主动有效的炮火阻扰、打乱日军的疆场变更,还要尽量给决胜力量――黑龙江军三个营,芦榆防军一个营,合计四营1300名马队反击缔造最无益的机遇。其四,刘松节把握炮火必须给在堡西高地阻击敌军的左营以有力支撑,阻断草河堡日军策应军队。
(老卒鞠躬感激书友“70369”的4千厚赏。昨日下午犯了胡涂发错章节,今早已经改正,请书友们重视浏览34――36章。)
四大前提,缺一不成。杨格闭上眼睛,在肯定打算无误、军队调配到位以后,冷静向上天祷告――“庇佑我中原民族的诸神呐,两百多年前你们睡着了,两百多年呐,也该睡醒了、睡够了吧!再不醒来保佑此战我军得胜,老子就草你祖宗十八代!”
两门炮就在杨格右边不过20米处并排放列,间隔轰击目标――日军步兵纵队不过500米,美满是以俯角8°直射的情势居多发炮,射中率极高。哨长杨骐源乃是武备书院炮科两年武备生,方才从书院走出来的他即便不晓得目前几近全天下陆军都未曾利用的“直接射击”战法,可直接射击批示还是驾轻就熟。二十多名炮勇在他的批示下几次发炮,朵朵火花在日军步兵阵列中炸开,在夏季凌晨的天光下煞是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