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将军又在鼓吹装甲师吧?”就在古德里安滚滚不断兜售本身的装甲战思路的时候,一个说德语的声音在他们的身后响了起来。
和之前常瑞青、希特勒和富勒在贝尔维尤宫商讨的环境有所分歧,大英帝国最后竟然挑选了光亮正大的插手这份条约,而不是鬼鬼祟祟地躲在幕后把持。看来英苏之间的奥妙构和必然是告吹了!不过英国在条约中所承担的任务同中德两国还是有所分歧,并没有参与打击苏联的任务,只要中德两国供应后勤和技术上的援助便能够了。至于毁灭苏联以后如何朋分战利品的题目,在这份《反第三国际和谈》上却没有提及。看来伦敦方面并不真的信赖中德两国有才气毁灭苏联这个庞然大物。
早在1923年6月,常瑞青的第一次访德之行结束后不久,包含戴姆勒-奔驰(1924年底由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归并,比汗青上提早了一年多)、MAN公司、克虏伯钢铁结合公司、莱茵金属公司、巴伐利亚机器制造厂、施耐德公司、雷诺公司、菲亚特公司、斯柯达公司在内的欧洲大型产业企业就接到了法德中意四国兵器采购部分结合收回的告诉,要求他们设想一款战役全重不超越18吨,正面装甲超越60mm,车高不超越2.2米,可在车身正面直接设备一门75mm口径,48倍弹径加农炮的无炮塔坦克。因为是法德中意四国共同收回的告诉,以是接到告诉的统统欧洲机器制造和军器公司都晓得此中的分量,谁也不肯意让这么一笔超等大单从本身的手指缝中滑走,以是纷繁卯足了劲儿,预备大干一场了。
“竟然有五个型号的追猎者!”
但是本来五国条约中的别的两个缔约国――法国和意大利却没有插手《反第三国际和谈》的意义。法国人较着对打击没有一毛钱兴趣,在他们看来只要把德国顶在前面和苏联耗损就万事大吉了,归正他们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还没有遭到天下**的威胁,犯不着去招惹苏联。
别的,巴伐利亚机器制造厂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公司结合推出的追猎者三号是五款追猎者中代价最便宜的,要价只要6.5万帝国马克。当然机能也是最差的,没有采取全焊接布局,以是在装甲厚度略微不如一号车和二号车的环境下,估计的战役全重却高达18.8吨,体形也更大。”
“东西倒是不错,代价是多少?”
“委员长,这可都是您的功绩。”坐在常瑞青右边的马克斯.霍夫曼曾经在中国当过一年的军事参谋,和常瑞青比较熟谙,也能听懂一些中文,这时就凑到常瑞青耳边,用英语小声对他说道。
明天所要停止的测试是越野测试,究竟上,将要用于这款追猎者坦克的主炮还没有完成设想,以是十五辆插手测试的车辆都没有安装火炮,只是个水柜一样的车身。插手测试的五个型号的“追猎者”都有三辆完整一样的样车,现在全都停在间隔水泥看台约3000米的泥地里,排成一排,如同接管检阅的兵士。
伴跟着一红色的信号弹升起,统统的战车都开端策动起来。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时测试那么多车辆了,以是场面没有涓滴的混乱。不到一分钟,统统的车辆全都策动起来,开端隆隆向前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