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搞几本盗版书,赚点小钱就把本身的命搭上,实在是不值得。
当然了,要想真正的练起一支精兵,投入的银子一千两是远远打不住的。
因而萧文明假装考虑了一下说道:“行吧,那看在半松先生的面子,接下来的这两千册书,也交给你来刊印,这下你对劲了吧?”
郑老板所说的绣像,是萧文明特地奉求温伯明画的,共画了曹操、刘备、孔明,关羽,张飞、赵云、周瑜、吕布等八人。
再取出此中的五百两银子,则是专门用来加印的——遵循之前的本钱核算,五百两足足可印一万册,但是萧文明的书现在翻开结局面,那就不能再持续粗制滥造了,多少也得进步一下印刷的质量。
这个事理萧文明当然是晓得的,长远来看,印书、卖书那是一笔可耐久生长的好买卖,最好是本身把握全部流程,起码也不能让一家印书坊大包大捞。
看着码放整齐的整整两百个银锭,萧文明已经看傻了,他带过来的几个押运银两临海屯的后辈,更是看得止不住地咽口水。
撤除留在印书坊里的五百两银子和劈面交给温伯明的一百两,萧文明还要搬一千四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回临海屯。
提及来,这姓郑的老板几天前还不想替萧文明刊印《三国演义》呢!
颠末如许先容了一通以后,郑老板终究把话题引回了正题:“萧大人,看在之前那两千册书,我同大人合作得还算顺利的份上,以后大人印书的差事,可否也交由我来办理?”
郑老板赶快赔笑答复:“那是小人没有目光,认不得真正的好书。萧大人就不要放在心上,求大人的新书还在我的印书坊里刊印,最好还打上我的商标,我们有钱一起赚嘛……”
一千四百两,那就是一百四十斤,这分量可不轻,体积也不小。并且这年初四周灾荒很多,抱着这么大一笔银子,在路上走不免引发宵小之徒的觊觎。
是以,想要集齐备套温伯明的亲笔的绣像,那就必须起码买上四本书,又从侧面增加了销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利润率固然还不及萧文明买书赚很多,但是他炒作的这些东西,那都是关乎于每一个老百姓保存的最密切的东西。
除此以外,萧文明另有多耍了一个谨慎眼。
再取出一百两银子,是温伯明的润笔——他画的八张绣像,成了这本《三国演义》的一大卖点,并且还从必然程度上根绝了盗版的题目,一百两的润笔固然很多,但就其起到的感化而言,也是完整值得的。
这八页绣像,并不会在每一册书里都凑齐,而是只在此中夹带两页罢了。
听了这话,郑老板如有所思道:“平常的书天然不能免俗,但是大人真是妙手腕啊,曲曲几页绣像,便将翻印转抄这个弊端完整处理了。小可想了这么多年、印了那么书,竟然想不出如许好的体例,真是忸捏忸捏……”
不能把统统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临海屯固然只是个不起眼的屯田所,但也是朝廷端庄的军事机构,就算有人真的能够冒充温伯明的手笔、冒充温伯明的印章,他也是绝对不敢刻印临海屯的印章的。
当即有人辩驳:“这怕甚么?他的钱赚得光亮正大。不是另有一些赚黑心钱的,不比他更要放肆、更高傲吗?”
但是这两千两白银固然多,但也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不是吃不但、花不完的,对于这些钱如何利用,萧文明在一起之上早已有了本身的筹算。
郑老板也恭维道:“萧大人此言不错。看模样大人写的别史小说颇受欢迎,临海县现在但是一书难求。小可恳请大人当即再加一两千册,恰好能够乘机多赚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