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师爷从怀里掏了一张薄纸,映着灯笼抖开,道:“这位小师父那里人士?在哪个庙里供佛?可有法号?”
围在江家药堂门口的人,并非甚么闲人。他们身上穿戴县衙灰蓝色的制式布袍,腰里悬着二尺来长的薄刀,拢共有十来个。一看和尚要走,他们顿时按住腰刀,收拢了圈围,将和尚的来路給堵了。
这和尚仿佛终究扔了该扔的东西似的,一脸泰然地再次迈了步。这回,他约莫是被担搁得不耐烦了,冷冷酷淡地冲衙役开了金口,道:“让开。”
薛闲是个不平管的,吃软不吃硬。如果此时手上有刀,他二话不说就该照和尚的腰眼里捅了,可惜他没有随身带刀剑的风俗。
自认前半生“上能捅天,下能震地”的薛闲,就这么被一个空有皮相的和尚抄了,仅仅费了一块破铜皮……
师爷将他高低打量了一眼,神采有些讽刺,而后又煞有介事地抖了抖手中布告,命人将灯笼举近一些,跟玄悯一一对比起来。
两块青苔被和尚铲起来后,没消半晌便现了原型,变成了两张不大的人形纸皮。和尚神采淡然地扫了眼纸皮的脸,便将纸皮叠了起来,放进了腰间的暗袋里。
和尚的目光落在堂倌身上,后者仿佛有些惭愧,朝后微微地缩了缩脖子,他支支吾吾地开口道:“大、大师我……”
对于这个年青和尚,薛闲还是不知其深浅。
他暗袋里没摸着甚么于他有效的东西,除了一根桃枝和两颗火石,就只要一个布包,他细细摸过布包的里层,仿佛是一些长是非短的针。总之,都不是他想要的。薛闲顿时懒得再担搁,便想趁着和尚没留意,偷偷从暗袋里滑出去。
本来非常厚重的宅门早已残破不全,铜质的门箍乃至有些变形。两门相抵时,如何也合不严实,留了一条偌大的裂缝。和尚在门前停了步子,眼皮抬了抬。
可和尚并非本地人,以他的性子,就算是本地人,他也不必然会留意师爷长了副甚么模样,有几只眼睛几张嘴。
薛闲最后还顾忌着一点动静,摸索的时候行动又小又轻,借着纸皮透薄的便利,还真不轻易发觉。
本来这堂倌对着九味居楼边的布告左思右想,终究还是去了县衙。既然悬了那么重的赏,必定是个毒手的要犯,谁晓得他身上是不是背了一串命案?
烦人!
暗袋里正打着新主张的薛闲挣扎的行动一滑,差点把本身撕了:“……”太好了,不消耗工夫了,这秃驴开端上赶着找死了!
“年纪不对,差了太多了。”师爷道,“长得也不大像……远看另有那么点意义,近处灯笼一照,这也太年青了。何况要抓的这位,传闻是个极难对于的高僧,这位师父……”
谁知刚滑出去一个脑袋,就感觉面前一黑——
不过他这一滑,便不谨慎贴到了靠近玄悯腰骨根的处所,不知如何的,他俄然感受本身脑中有甚么东西“嗡——”地一震,好似有人在他脑中敲了一记洪钟。
年青和尚蹙眉看着他,仿佛懒得开口答话,又仿佛在想着甚么事情。
薛闲摸索的行动加快,一不谨慎拍错了处所。他没工夫也没闲情跟那书呆解释,便低低地“嘘”了他一声,表示那白痴诚恳待着别乱出声。
俗话说“不做负苦衷不怕鬼拍门”,可这么大的阵仗,换谁冷不丁撞见,都会有些发憷。可这年青和尚扫完一眼,便敛回目光。他推开宅院大门,看也不看来人,抬脚便要朝外走,仿佛面前这群打着灯笼的人并不存在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