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万历天子有点难堪了,李如松,这也是一个剽悍善战的家伙,并且比起他的父亲,身上的甲士气味更浓一点,更像一个纯粹的甲士而不是军阀,李成梁年纪大了,已经垂垂变得奸刁,和李如松这个一门心机上疆场杀敌的家伙分歧了。
然后赵志皋针对平叛难度,以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建议提出赏格额度,鼓励士卒奋勇杀敌——斩承恩头,许以侯伯延世;有能擒献哱贼,与世封;有能擒献哱拜父子,赏银二万两,封龙虎将军;擒献刘东旸、许朝、土文秀,赏银一万两,封都批示使。
赵志皋算是白捡了一个内阁首辅,为了把这个位置坐稳了,赵志皋也算是相称卖力,之前闻乱起,直接建议让三边总督魏学曾挂帅出征,集结三边统统军事力量打击哱拜,万不成让哱拜有引蒙古马队入塞互助的机遇,事急从权,就请魏学曾暂掌统统军政大权,现在又恐其权不专,处所将领不断变更,请赐魏学曾尚方宝剑,以厚其权,又提出派监军监督之。
不幸的天子啊,没了人事大权和财务大权,只能在一群阉竖和一群女人面前耍威风……
然后是兵部尚书石星的折子,石星提出九边诸将多不堪用,请朝廷增调本地骁将悍卒,如浙兵苗兵北上助战,或选用其他强力将领统兵作战,他提出的人选是李成梁宗子李如松。
朱翊钧的脸上充满了嘲笑,这大抵又是一个被收钱办事的混帐东西!还自请监军?行啊,你要当就给你当,归正也是你们文人狗咬狗,离得远一点朕还清净一点!
终究,他只能以怠政的体例来表达本身的不满,用高压手腕保护本身的权威,不去做文官个人的傀儡天子,不去做背锅侠。
但是事情呢?办成了吗?该骂天子还是骂天子,他们干的丑事,要朕来背黑锅被骂,这世上另有如许的事理?
这也是能够的,朱翊钧思虑了一下,就在折子上批复了一个准。
大寺人张诚战战兢兢的答复道:“回陛下,内阁那儿中午前就有一批折子送来了,陛下说军报要直传,现在还没动静,那,内阁和兵部的折子,陛下现在要看吗?”
“好!好!好!”
一名少监仓促忙忙的跑了过来,跪在地上短促地说道,朱翊钧眼睛一亮,立即说道:“快传!”
朱翊钧点了点头:“把折子给朕拿来。”
有句话说得不错,叫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但是朱翊钧却感觉现在的环境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天子点灯,并且出了岔子大师都骂朱天子,六合知己,朕每一次都是及时作出反应要他们去赈灾干活,钱也是尽量的出,嘉靖爷爷隆庆爸爸留给朕的内库都将近被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