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有个急单,主顾听口音像是北京人,没见过,只是电话里说要两套木雕门板,两套石雕窗格和两套门石。要说旧仿货这些东西倒是好找,可他要的满是一水清朝货,并且还很急。颠末四周探听才晓得本来这些东西只要浙江东阳四周的一个古镇另有。不过有归有,人家肯不肯脱手还很难说。
只是这个行当比较辛苦,常常要到天下各地网罗货源,用我们行话说就叫“上货”。虽说这些东西没有古玩的本儿大,可一旦打了眼,对我们来讲也是个不小的丧失。幸亏父亲的旧友胡宗华是个里手,传闻他祖上在大清朝做过官,束缚初期那会儿,就从他们家里搜出过很多奇珍奇宝。固然到他这代也根基没剩下甚么玩意儿,不过幸亏品鉴的技术还是传承了下来。
大抵是还没被贸易化的启事吧,这对我们这些每天盼着捡漏的人来讲无疑是件功德。我没放在心上,与胡伯在镇上大抵逛了一圈,便随便找了家旅店住下了来,筹算第二天一早再进镇详细刺探。
不管如何我和胡伯还是决定马上赶往古镇试一试。
因为是独子,再加上这类莫名的紧急感,父亲走后我俄然感受肩上的担子重了,苦衷也重了。对我来讲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挣钱养家糊口。报考公事员是难有出头之日的,因而我蹿腾一个志同道合的室友一起开了家“古玩”店。说是“古玩”,实在最早只是倒腾一些年代稍久的旧门板,旧器物甚么的,完整与古玩书画搭不上边。不过跟着人们越来越尚古怀旧,买卖竟然一天比一天红火,不敢说发财吧,起码挣了些小钱,这令我们这些屌丝实在镇静了一阵。
这家旅店就在镇口,出门翻过一座石拱桥就能看到一片高凹凸低的马头墙。村庄静的出奇,乃至连狗叫声也听不到。说来也怪,白日走在这里还感觉有点瘆人,现在竟然一点感受也没有了。
现在干点甚么好呢?睡是睡不着了,干脆出去逛逛吧。我从柜台里翻出一把手电,摸着黑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