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吃得消,我就吃得消。”
看了看高挂天空的日头,杨广沉声说道:“一去一回,约多长时候?”
“将近末时,这日头越来越毒了,诸位施主,老纳已命小徒备上了斋饭、配房,诸位施主随小徒前去便可,老纳要做功课,不能作陪了。”
杨丝蕊仿佛极度的惧高,颤抖着身子想要靠近李世民。但李世民相称矫捷的靠近到杨广的身边,做出实足的护着杨广的架式,别的一只手,倒是实足的防护,以防我掉下铁索桥。
*大师在带我们一一参拜如来、天王等神像的同时,还津津乐道的报告着白塔寺在灭佛活动中是如何被毁、如何鼓起的过往,能够说,这座千年古刹在经历了灭佛活动后仍然傲然的矗立尘凡间,不得不说是隋文帝兴佛的功绩。
面前人?面前的女子有两人,是缘惜我?还是缘惜公主?
许是沾了白塔寺、碧云庵的光,这座菩提茶肆虽不大,但那院子中莳植着数株菩提树,满树的叶子将落日的余晖遮得严严实实,站在树荫之下,但觉阵阵冷风袭来,吹去一夏的闷热。
我们一行人围了个石桌,点了几样点心和茶水,就着这满山的风品点品茶。
跟着李世民的话音落地,那静云师太驯良可亲的看着我,指了指小门徒手中的竹筒,“女施主,请。”
看着杨丝蕊倔强的眼神,杨广轻叹了口气,摇了摇手中的扇子,“那好,那就一同去罢,到时候,不准叫苦。”
“那……山高路远,你的身子可吃得消?”
听着时不时传来的禅院钟声,看着时不时遨游山颠的山鹰,杨广笑指着主峰方向,“好一派人间福地。”
按小和尚所说的时候,我们申时到碧云庵,起码要到酉时方能重新回转到白塔寺,恰好错过了饭点。
“按这个时候来看,施主到了碧云庵,只怕是申时了,施主是筹算在碧云庵用斋还是回白塔寺用斋,如果是回敝寺用斋,小僧会让斋堂多备一些斋饭。”
看着签文半晌,静云大师昂首笑看着李世民,“缘惜面前人。”
语毕,杨广指了指我的方向,又指了指杨丝蕊,意义不言而喻。
“好好好……真乃神仙也,真乃神仙也。”手止不住的颤抖着,杨广的语气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动,“二郎,快……许银千两,为佛祖、观音菩萨重塑金身。”
高山一起上受杨广的叮咛,时候的庇护在杨丝蕊身边,此时见她身子颤抖,仓猝伸手相扶,“公主,谨慎,老奴扶着公主。”
相较于白塔寺而言,碧云庵小了很多,但古朴、厚重、苍翠之感一点不逊于白塔寺。
“好!就在那茶肆用些点心、喝口茶,解解闷气和疲惫……然后一鼓作气爬上碧云庵。”
跟着小和尚手指的方向,我们齐齐看去,本来就是别的那座亦是直插云霄的山岳。
“那父……爹呢,是要让二表哥和观音婢伴随前去吗?”
不待李世民拾起签文,杨广吃紧的拾起,未加细看便递到了静云大师手中。
“诸位施主一起劳累,敝寺已备好解渴、解燥、解暑的斋饭,各位施主请。”
姻缘堂中供奉的是观音大士,黄幔重重之下,法像寂静。
“来这里是拜佛的,哪有先祭五脏庙的事理?”
因了她‘蓄意行刺’的原因,我对她冷了很多。
杨广看了眼阿谁一向领着我们的小门徒,只见那小门徒指着那老尼姑解释道:“这位是敝庵的静云师太,是专为签文解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