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合作已久,佃农情愿佃,石家也情愿租给他们。
晚间,伯爵府富达礼的后妻夫人佟氏从老太君那边下来,在正房门口见到梁嬷嬷,赶紧问:“老爷那边都回过话了?”
梁嬷嬷点点头:“老爷将红线胡同的景象问得事无大小,有一两回我都被问住了。”
说着, 梁嬷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石大娘拜了下去。
岂料石大娘却将梁嬷嬷叫住了,去阁房取了一只棉布小包出来,在梁嬷嬷面前翻开,说:“难为嬷嬷今儿顶着这么大的日头赶过来。我们小户人家,没甚么好表示的,这里是我与弟妹常日里闲来无事,做的几条抹额,许是嬷嬷平常用得着的东西,如果有看得入眼的,拿几条去吧!”
一来他感觉地盘是不动产,将家里现钱的一多数都砸在地盘上,万一有焦急用钱的时候,怕是又要抓瞎了。别的,石家如果一脱手就是一锭金子,在乡间小处所,指不定出甚么乱子。
石咏内心稀有:既然圆明园开端修建,那么约莫没多久,八旗兵丁就要出城驻防了。他因为事情和专业的干系,对清朝三山五园有些体味,顺带地,对于三山五园周边汗青上的景象也晓得一二。
石大娘这一出行动,完整出乎梁嬷嬷的料想。毕竟石家家贫,四口人,只缩在小小一进院子里过日子,与伯爵府那场面天差地远。梁嬷嬷本来觉得石大娘见了这些银钱会欣然收下的。
梁嬷嬷咂摸咂摸嘴,望望这陈列简朴的堂屋,和屋外局促的小院子,支吾出一句:“这……毕竟咏哥儿年事不大,喻哥儿年纪更小,府上使钱的处所还多……”
石咏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孩子约莫古今都一样,一传闻能够出去玩儿,立时就有赶功课的动力了。
石大娘舒舒觉罗氏却沉着地抬抬唇角,半咸不淡地说:“是呀,现在气候又暑热, 夫人忙着府里的事儿, 更加没工夫过来了。”
毕竟,也只要她这个有娘家兄长在外务府当差的,才气这么轻易弄到南边上来的新奇荔枝。
“可这是给咏哥儿的谢仪……”梁嬷嬷失声道。
佟氏“嗯”了一声,说:“老爷就是这么个口是心非的人,嘴上不说,内心对石家的子侄却还是体贴的。只没想到,那边竟然这么大气性,竟将五十两的谢仪都给拒返来了。”
“这是做甚么?”
送走陈姥姥祖孙以后,石咏一起和石大娘将手里的银钱算了算,加上李家送来的几吊钱,石家眼下总有二三十两的碎银子在家里,另有一锭五两整的金锭子。
佟氏是后妻,当年进门的时候,石家已与伯爵府分裂,分户单过。是以佟氏和梁嬷嬷对于石家旧事都只掠过一耳朵,不知详情。
石咏却感觉不当。
一时计议已毕,石咏去椿树胡同接了弟弟石喻。这几天,暑意已经垂垂退去,晚间越来越凉,而白日有太阳的时候也挺舒畅。
石咏便伸手,拍拍弟弟的肩膀,说:“这么着吧!”
梁嬷嬷脸上就讪讪的, 赔足了笑容,说:“是我们老爷拦下的……府内里日子也不算好过。那日讷苏少爷多少受了惊吓, 返来就烧了几日, 夫人一头照顾儿子,一头又要筹齐截大师子过节, 的确是抽不开身。这事儿的确是我们缺了礼数。您如果见怪, 我老婆子在这儿给您赔不是了。”
石咏在旁看着,感觉母亲很有些给了人一巴掌然后再喂个甜枣儿的感受。
但是至于石家到底想买几亩地,石大娘母子两个倒一时犯了愁。石咏干脆点头,说隔天他们石家去树村亲身看过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