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的!”
赵龄石便说:“爹,那您就渐渐再看看,京里懂金石古玩的里手也多,我们就再问问,也没事儿的!”
石咏俄然一按桌面,站了起来,一回身就往外冲。
只见那冷子兴满脸堆笑,说:“老爷子,您看着鼎,都已经放在您面前了,你见很多,识很多,您不是已经看真了么,这就是一具周鼎么?”
石咏已经听山西会馆的人说了,这只“周鼎”,代价万两银子,光定金就要三千两。如果南朝的鼎,毫不值这么多钱。
石咏叹了口气,转脸往窗外看了看,这才回过甚来,盯着贾琏,说:“实不相瞒。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祖宗有遗训,说了不准卖的。再者我本身有手有脚,世道固然不易,我还勉强能撑起这个家,实在不筹算变卖祖产。请二爷包涵。”
贾琏听人提起他结婚的事,一下子也笑得眉眼弯弯,伸手就搭在石咏的肩膀上,利落地说:“走,爷请你去喝茶!”
贾琏一听,倒想起家中那位酷好金石书画的老爹贾赦。贾琏本身是个随和性子,旁人不肯让的,就干脆作罢,只当结个善缘。而他那位爹,凡是看中的,非论是美人还是东西,不弄到手毫不罢休。
石咏一跤跌倒,兀自伸手去牵住那名小童。倒是贾琏,大声喊一句:“拐子往那里走!”抬脚就追了畴昔。
这时候山西会馆里一大群人拥了出来,顿时将石咏和薛蟠他们这些看热烈的挤到一边。只见人丛中一名须发皆白的白叟家和一名五十高低的中年人一左一右,站在冷子兴身边。那两位,就是斥巨资买下这件古鼎的赵德裕和赵龄石父子两个了。
那铜鼎闷了半天, 吐了两个字:“刘宋!”
是薛蟠。
“你是甚么时候铸的鼎?”
“这可还挺辛苦!”贾琏对石咏很怜悯,抬手给他斟满了茶碗。
唯独在山西会馆的时候,石咏曾见到薛蟠和晋商攀友情,十三四岁的年纪,和那些三四十岁的晋商在一起,也一样是高谈阔论,游刃不足。只在那一刻,石咏才感觉这个薛蟠骨子里另有些皇商气质。这个薛家独子,本不该这么纨绔的。
这铜鼎竟然一改语气, 开端支支吾吾起来。
这琏二爷对茶馆食肆的要求,比冷子兴要高出很多,两人一向走到虎坊桥,拐了向北,快走到厂甸那四周了,贾琏才找到一家熟谙的茶馆,当即出来,找了个临窗的位置,与石咏两人一道坐下。
他站在薛蟠身后,避开冷子兴的视野。只见世人簇拥着赵家父子,一起将冷子兴送出来。冷子兴约莫还是有些不放心,开口问赵家父子:“两位定金已付,鄙人也已经依约将这古鼎送到会馆,至于那余款……”
“你看够了没有?”
甚么“拍花子”一拍脑袋孩子就傻了,这明显是拐子给孩子喝了不晓得甚么液体,让人临时失了神智,才会迷迷瞪瞪地跟着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