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一群人脚步声渐近,有个清脆的少女声音开口问:“姑母在吗?”
内里的人闻声,一打帘子出来。只见是一名旗装贵妇,约摸二十来岁的模样。石咏却不敢多看,从速施礼,一低下头去,就不消烦恼眼神该往哪儿放的题目了。
这小包里做好的几条抹额,做工与绣活儿都没得说,底色素雅,配色温和,但是那绣出来的纹样却格外新鲜灵动。石大娘说得没错,的确是她们这些上年纪的仆妇用得着的东西,粗看不打眼,细看却面子。
*
本日石咏差事交代完,别过杨掌柜,本身回到红线胡同。他与母亲石大娘一起,将十三阿哥府邸赠的翻开一看,只见内里都是所费不巨的几件应景儿物事:一小把菖蒲叶儿,几个五色丝线绑起的小香囊,另有一小盒“五毒饼”。这“五毒饼”实在是糖渍玫瑰馅儿的翻毛酥饼,只是饼面儿上戳了“五毒”形象的红印儿,吃了便算是驱邪。
就在这时,管家给杨石两人使了个眼色,表示就在现在,从速走。杨掌柜见石咏在原地发楞,将他衣袖一拉,两小我恨不得猫着腰,跟着管家从这内院里缓慢地溜出去。
石咏掰了一个试过,感觉味道很不错,从速将剩下的全数贡献了母亲和二婶,天然也没短了喻哥儿的。
石咏只说了这话,胤祥那边当即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但是就算这对“缺点”摆在面前,这对碗上用力延长着的金线,不也意味着一种永不伏输的韧劲儿,和一股子兴旺而发的朝气么?
出来的是十三福晋兆佳氏,见石咏如许,就晓得是个守礼的傻小子,当下抿嘴一笑,说:“爷也不早说,既是子侄辈儿,也不知会一声,府里连表礼都没备下!”
大户人家通行的,长辈给小辈的表礼,就是一匹尺头,一两个小银锭子。
石大娘见对方认了错儿,内心就没了芥蒂,当下放缓了身材,也柔声说:“嬷嬷太客气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府上的难处,我们也能谅解。我们这一辈已经多少年没和伯爵府走动了,现在小一辈有这缘分能相见,我内心也是乐见的,毕竟曾经是一家人,一笔也写不出两个‘石’字来。”
十三阿哥闻言也笑,说:“他爹当年就是个粗枝大叶的,当儿子的天然讲究不到哪儿去。再说了,”他手里兀自托着那对碗,“这小子技术不赖,能修会补,家里铁定不缺甚么?”
雍亲王胤禛晓得十三阿哥胤祥心中毁伤,以是以碗喻人,找了石咏,将其经心修复。而石咏明白那位的企图,才会说出这类话。
石大娘提及这话,脊背挺得直直的。石咏在一旁,也不开口。他以为母亲既然不肯收,必然有她的来由,这些情面来往,收礼送礼,他既然不在行,就干脆全凭母亲做主。
石大娘盯着对方看一会儿,俄然伸手,从那只捧盒中将尺头取出来,又顺手捡了两枚银锭子,放在尺头上,其他的都留在捧盒里。她随即向梁嬷嬷请安:“夫人的表礼,我已经收下了。其他的,请带归去吧!”
胤祥不耐烦地一挥手,命杨镜锌出去,上房里留下石咏一个。
十三阿哥胤祥这时候该只要二十六岁,可看着非常蕉萃。石咏仓促扫了一眼, 没敢多看, 但第一印象只觉胤祥与胤禛差未几年纪,乃至两鬓有些微白。十三阿哥坐在炕沿, 炕桌上兀自放着药酒与白棉布, 仿佛石咏他们出去之前, 旁人正在给十三阿哥上药酒。
“前次咏哥儿来伯爵府的时候过分仓猝,我们老爷又是个甩手不管外务的,竟连咏哥儿的表礼都未备下。这是补上回的表礼,别的固然还没见过喻哥儿,但我们夫人传闻喻哥儿和讷苏一样年纪,内心也惦记取,以是一样又备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