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娘盯着对方看一会儿,俄然伸手,从那只捧盒中将尺头取出来,又顺手捡了两枚银锭子,放在尺头上,其他的都留在捧盒里。她随即向梁嬷嬷请安:“夫人的表礼,我已经收下了。其他的,请带归去吧!”
待进了忠勇伯府大门,穿过宽广的前庭,石咏倒也没感觉这伯府有甚么特别的。后代他连皇宫内院这类处所都逛熟了,这座三等伯府,当然与他在红线胡同的小院子天差地别,可也算不得甚么。
待闻声贾琏承诺不将石家扇子的事儿别传,宝镜当即嘲笑道:“那冷子兴二话不说就将你卖了,现在只是换做个国公府的平常后辈,你便这么信赖他?”
“快,快随我来!”
石咏摇点头:“当然不会!”
梁嬷嬷点点头:“老爷将红线胡同的景象问得事无大小,有一两回我都被问住了。”
“这真是个绝好的例子!”
佟氏传闻荔枝来了,顿时嫣然一笑,面露对劲,说:“叫人用那缠丝白玛瑙的碟子盛些,给老太太房里和二房各送一盘。”
石咏心想:明天颠末这么多事儿,他确切是对贾琏存了一份信赖。贾琏此人,比那大要一套,背后又是一套的冷子兴之流,可要强多了。
石大娘见对方认了错儿,内心就没了芥蒂,当下放缓了身材,也柔声说:“嬷嬷太客气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府上的难处,我们也能谅解。我们这一辈已经多少年没和伯爵府走动了,现在小一辈有这缘分能相见,我内心也是乐见的,毕竟曾经是一家人,一笔也写不出两个‘石’字来。”
石咏内心明知是因为二叔私娶汉女之事,但是到了这当儿,他也不由悄悄纳罕:真的……就只是因为二婶的事吗?
*
石咏:本来这是四个字啊……
他只问了几句石咏家中寡母舒舒觉罗氏和弟弟石喻的近况,就住了口。二婶王氏的景象,富达礼一字未提,仿佛世上底子没这小我,喻哥儿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石咏点点头:“能!”
她叹了口气,说:“我本来想着,那头喻哥儿年事和讷苏差未几,不如让他进府,在族学里给讷苏做个伴读,喻哥儿也能识几个字,今后不做睁眼瞎,咱家也好有个由头补助他家一点儿子钱,转头挣个怜贫惜弱的名声,多好?可听起来这景象,那头哪怕是穷死,也定是不肯的。”
梁嬷嬷咂摸咂摸嘴,望望这陈列简朴的堂屋,和屋外局促的小院子,支吾出一句:“这……毕竟咏哥儿年事不大,喻哥儿年纪更小,府上使钱的处所还多……”
岂料石大娘却将梁嬷嬷叫住了,去阁房取了一只棉布小包出来,在梁嬷嬷面前翻开,说:“难为嬷嬷今儿顶着这么大的日头赶过来。我们小户人家,没甚么好表示的,这里是我与弟妹常日里闲来无事,做的几条抹额,许是嬷嬷平常用得着的东西,如果有看得入眼的,拿几条去吧!”
“当年你爹和你二叔是为了争口气,才从永顺胡同那边搬出来的。到了你们这一辈,娘不想让人糟蹋你们父辈的名声,更不想让旁人将你们哥儿俩看轻了。”
“大嫂,当年都是因为我……”
宝镜笑道:“这人间最风趣的事,便是四个字――‘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看着是好人,却一定会对你好;有些人看着刻薄,却能够是真脾气之人……”
梁嬷嬷只看了一眼就爱上了,再三谢了石大娘,挑了两三条,藏在袖子里,这才告别,沿着红线胡同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