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不招安,毕竟只是成王败寇、因势利导的事儿。合法职位的当局、不法黑帮贼寇,终究还是要看谁笑到最后。
综合来看,招安已经是目前来讲最好的成果了,就算明天张帆放了他,也免不了被朝廷撤职问罪。
答应他自行募兵,前期一次性分发一千人的粮饷,五百人的盔甲兵器,一百匹战马。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扫之前的阴霾,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前提未免过分刻薄,特别是战马,作为稀缺资本,很难弄到手,方义海面露迟疑之色。
古谚有云,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普通来讲,统治者的武装力量如果能打得过官方的反对武装的话,是不会采纳招安战略的,毕竟有些丢朝廷的脸面。
没错,张帆恰是筹算招安。
两边是郎情妾意,一拍即合,颠末一番还价还价,商讨定下成果:
方、马二人烦闷寡欢,勉强逢迎张帆几句,不过从两人进盗窟以来,碰到的都是凶神恶煞的粗鄙之人,可贵遇见一个风采翩翩的公子,还对他们这么恭敬,表情倒是舒缓了很多。对他印象大好。不过两人道命皆系於张帆之手,倒也不敢摆架子,氛围倒也调和。
二人目露惊奇之色,目睹此人穿月白青衫,面如冠玉,朗目疏眉,器宇轩昂,丰神俊朗,清楚不及弱冠之年,仿佛翩翩少年学子,没想到竟然是一寨之主。
不过马驰偷偷表示战马由他来想体例,让方义海先承诺在说。方义海只好临时承诺下来。
招安最广为人知的是梁山豪杰招安,不过张帆可不是宋江。
黄龙在本来就易守难攻,获得如此刺眼的战果,惨胜也是道理当中的事情嘛!再说死的都是不值钱的大头兵,再召一批不就好了。
主张既定,方义海开口了:“天子继位以来,以仁义治天下,求贤若渴。早知汝等忠义凛然,不施残暴,归顺之心已久,虽犯错误,各有所由,查其衷情,深可怜悯。若肯归顺朝廷,必宠遇汝。建功立业,封妻萌子,不在话下。”
被招安偶然也只是缓兵之计,如黄巢多主要求招安。明朝末年几近统统的流寇皆接管过招安,崇祯十一年,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管熊文灿的招安,授予副将头衔,并向巡按御史林铭球行膜拜礼等。
呵呵,差点我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