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的一段笔墨是:梼子夭广收黑道邪魔充为羽翼,用毒妙手更是浩繁,朝中异己,多数被他派正道妙手暗害。
那中年人急道:“你胡说甚么,陈大人岂是让你开打趣的?”“嘿呀”一声,拂袖回身,不再理苏婉灵了。
这祠堂范围很小,也就是一家平常铺子的处所,倒是人挨大家挤人,祠堂外站的人将三岔口给封住了。
桌背景上立着一尊木雕,自是那位陈大人的雕像,只见这雕像身材肥胖,面庞清秀而刚毅,儒雅当中不失文人风骨。
悲夫玉斧蒙尘垢,哀哉民生多哀恸。
秋风吹落一片枫,三杯薄酒祭苍穹。
苏婉灵心中奇特:“这内里供的是哪路神仙?竟会招来这很多人烧香。”见这座祠堂旁栽了两排树,再无其他修建,心道:“既然香客浩繁,香火钱当然也少不了,庙祝如何不扩建一番?”往檐下望去,只见一块匾额上黑地金字,誊写“忠臣祠”三个大字,这才晓得内里供的不是神灵,而是帝国大臣。
梼子夭活着之时,权势熏天,翅膀遍及十三州,立碑人不敢写出究竟,便在正面写陈大人“为国为民而死”,隐晦处写上这两段话,实是点了然真正死因。
苏婉灵往中间看去,只见左面挂着一幅卷轴,上书诗文:
苏婉灵一来年幼,二来受父亲影响较深,并不能发觉到这位原晋州侯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善心豪举,只是感觉此人是个好官罢了。顺手在石碑上拍了拍,却发觉碑后有异,绕到碑后,见上面另有两段蝇头小字,便将小字看完。
署名是:罗引。
苏婉灵心中暗笑这些人迂得短长,笑道:“本来他姓陈,名大人,嗯,怪不得官做到了晋州侯,大叔你无妨给儿孙起名圣上,也许帝国就要改姓儿了。”她说完这番话,四周数人立即转过身来,瞋目相视。
第一段小字的内容大抵是:帝国重农轻商,各州对贩子赋税极重,大司空梼子夭却主张生长贸易,调剂各业赋税。各州诸侯多数反对,原晋州侯更是在朝堂之上与梼子夭针锋相对,闹得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