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辰,子辰,我是你十三姨,快叫十三姨,叫了十三姨,我给糖糖给你吃。”晏荭从荷包里取出一颗奶糖道。
“邹子辰,这名字不错,是谁取的?”晏大太太笑问道。
晏萩想了想,扭头喊晏蓉,“大姐姐。”她是小孩子,这个题目她不懂。
“嗯,是的。”晏蓉点头道。
“嬷嬷,这灯必然要送到傅表哥手上哟。”晏萩不放心肠叮咛道。
“娘,大嫂如何没来?”晏蓉问道。
“回礼呀?”晏萩眸光转了转,看到了桌上的橘子,“有了,甘草,去拿剪刀、针、鱼丝线、蜡烛和小木棍来。”
“那是多久呀?”晏荭茫然不解地问道。
晏府的人一到靖边侯府,就去看晏蓉和孩子,晏大太太看着摇篮里的小婴儿,“还在睡呢,这小子公然和你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呢。”
靖边侯看到长孙,笑得合不拢嘴,“快把子辰给我。”
傅知行获得了晏萩亲手做的小橘灯,爱不释手。
那是一盏走马灯,不过上面绘的不是马,而是鸟,或许说是飞鸟灯更得当。晏萩捧着灯笼,用手拨动了一下,灯笼转了起来,鸟儿展翅欲飞,“好风趣的灯笼。”
“蜜斯放心。”婆子笑应道。
晏蓉笑道:“侯爷说像他,世子说像他。”
晏蓉笑道:“等子辰满周岁时,就能吃糖,喊你们姨母了。”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每年的正月初旬日到十六日,京里都会停止范围弘大的元宵灯会。圣上也会在元宵节的二更天,乘着小车,带领嫔妃和宫人登上宣德门,抚玩鳌山,与民同乐。
“做回礼送给傅表哥呀。”晏萩笑道。
“嬷嬷万福,嬷嬷快不要多礼,请起来坐下说话。”晏萩从炕桌上拿了个橘子递给她,“嬷嬷吃个橘子吧。”
晏蓉笑道:“他叫子辰。”
甘草去拿晏萩要的东西,晏萩对婆子道:“有劳嬷嬷稍等一会哟。”
奶娘谨慎翼翼地把小婴孩递给靖边侯,来宾们都凑过来看,赞不断口,把个刚满月的小婴孩,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靖边侯听得欢畅,小子辰却被席上的酒味熏是哭了起来。
“谢蜜斯赏。”婆子将灯笼放在桌上,上前双手接过橘子,退了两步,在圆墩上坐下。
“公子让老奴送这盏灯过来给蜜斯赏。”婆子笑道。
晏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晏大太太上前,将小子辰抱起,“好了,我们该出去了。”
“哪他甚么时候能吃糖?喊我十三姨呀?”晏荭问道。
见晏萩喜好,婆子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甘草提示晏萩,“蜜斯,你要不要送甚么回礼给傅公子?”
“他的眼睛好亮,跟黑珍珠似的。”晏萩摸着他白嫩的小脸道。
靖边侯这才不舍地让她把孙儿抱下去。
六个侯府连络有亲,干系也一向不错,靖边侯府家有丧事,别的五个侯府来的都是爵位担当人和当家主母。六个国公府、四大伯府以及怀恩公府也有人来,承恩公府因在孝期,只打发人送来了厚礼。
晏萩问道:“嬷嬷过来有甚么事吗?”
“蜜斯要这些做甚么?”甘草不解地问道。
正月十三是晏蓉儿子满月的日子,靖边侯府为他摆满月酒,除了晏太傅、晏老夫人和要养胎的王氏,晏府其别人全数前去道贺。靖边侯夫人想要大办的,这但是她的嫡长孙呀,侯府的秉承也不成题目了。只是靖边侯说,为了不给小子辰折福,还是中规中矩的办。
“侯爷,小少爷怕是饿了。”奶娘上前道。
凌晨,晏萩正窝在炕上,剥橘子吃,安国公府的婆子来了,手里提着傅知行送给她的灯笼。婆子进门,就给晏萩施礼,“老奴给蜜斯拜年了,蜜斯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