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黄裳轻描淡写的挥了挥手,他身后的副将当即长剑出鞘一指参合庄:“给我搜!”
当然司马光并没有考虑一旦赵煦掌权,他是否还能坐在这个丞相之位上,他纯粹是为了太皇太后的身材考虑,单从这一点就不得不说司马光确切是一名君子,而他也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有此经历两人便算是一起同过窗,固然同的是铁窗,但有了这份情义在,当苏轼上书的时候,苏颂还真就当真浏览了一下,而作为当朝独一一名还对赵煦抱有充足正视的大臣,苏颂细心阐发以后发明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黄裳不觉得意的笑道:“但你还是默许了我的安排。”
苏轼在上书中明白写道,太皇太后既然已经积劳成疾,为了她的身材着想,也为了朝廷积存的政务能够尽快获得处理,太皇太后就应当向刘娥刘太后学习,主动放开手中的权力让赵煦早日亲政。
苏轼沉默半晌缓缓抬起了头,那一双本应衰老的眼睛当中竟是绽放出起比许很多多青年还要炽热的光彩,就仿佛中午的太阳普通令人不敢直视!
再加上苏颂平生荐举了很多人才,可谓是弟子故吏遍天下,而他从不收受赠礼的行动更是令世人敬佩不已,乃至于在太皇太后摄政期间,也只要苏颂在奏报太后后,必然再禀告赵煦,赵煦凡有要事宣读,苏颂必然奉告诸大臣,让他们昂首服从。
因为太皇太后‘病情’发作,朔望朝会被迫终至,就在众臣因这突发事件而神采不一的群情纷繁之际,因获咎司马光而被百官唯恐避之不及的苏轼单独坐上马车,向着本身宅院缓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