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罢午膳以后,祖孙二人说了会儿话,多是太后在说,祝又樘听得极当真。
侍卫转头看去,只见对方微微点头,低声道:“暗处有人盯着,不必脱手。”
照此看来,二人只怕开初就发觉出了不对,临走之前去里间所谓吃茶,底子就是趁机备石灰粉去了!
既没有伤人的利器,也没有能将人迷晕的药粉之类。
见他们走远,张鹤龄才松开了张延龄,本身倒是跌坐在地,满面震惊地喃喃道:“怎会有人同既安哥哥长得一模一样?”
这得是甚么偶合?
张鹤龄二人却几近已听不到其他声音。
前有两名寺人垂首带路,后有身形矗立的年青侍卫相护。
一则此人是生面孔,本就不成冒然信赖;二来对方说话捏着嗓音不肯昂首,明显是成心混合恍惚印象——三则这底子不是去御用监的路,哪怕是绕路,焉有往几近相反的方向去饶的事理?
如何那么巧还凑在一起了?
寺人这般说着,心中倒是惊奇不已。
寺人气急,刚伸手要将纱帽夺返来,面前俄然一片白茫茫地,似有粉末入了眼——下一刻,便疼得捂着眼睛大呼出声!
“可查清楚了?”
而此时,俄然听到一旁的甬道上传来了脚步声。
张鹤龄点头。
还是说,他们底子是在做梦?
“既……”
这捆人的体例,是二姐特地让阿荔教给他们的,一旦捆上了,就极难摆脱开。
“那你究竟为何鬼鬼祟祟?”
一行人走了过来。
侍卫唯有点头,目不斜视地拜别。
暮年他刚被从冷宫里被接出来的时候,便随太后住在寿康宫内。
“二位真的曲解小人了……”寺人眼中的石灰被眼泪冲出大半,一张脸狼狈至极。
“三哥,你说这世上有没有能够有两小我,长得一模一样?”
当然,张延龄备下的可不止是石灰粉。
张延龄刚要出声,便被张鹤龄一把捂住了嘴巴。
……
此人到底想干甚么?
张延龄又细心摸了一通,倒是点头。
就算是有!
居公公是他们初入宫时教他们端方的老寺人,对他们非常关照。
张鹤龄:“……”
张鹤龄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何况,还不止既安哥哥一个。”
“你们……”
“乱来谁呢。”张延龄道:“三哥,别同他废话了,将他交给福公措置便是。”
待将人捆好以后,张鹤龄紧紧将人压着,张延龄则去搜身。
寺人脚下微微一滞,旋即笑着道:“是饶了些路,只因小的来时,在路上碰到了几位娘娘——怕冲撞到,这才另择了条小道。”
张鹤龄皱眉问道。
“现在你也要成大人了,很多事情看得比哀家明白通透。哀家再多说,怕就要惹人嫌了。”太后语气慈爱地笑着道:“哀家恰也有些困乏了,你且归去做功课罢——如果累了,也要记得歇一歇。小小年纪,别老是事事强撑着。”
一时眼中炙烤的疼,几近不能视物,寺人连连后退,做出防备的姿势来。
祝又樘起家:“孙儿记下了——皇祖母且歇着,孙儿辞职。”
年青侍卫灵敏地看了过来,不着陈迹地握紧了腰间长刀,却被一侧的火伴按住了肩膀。
“去吧。”
太后目送着人退出内殿,才笑着收回视野。
“本来如此,那公公还真是故意了。”
二人四目相对,看着对方的脸,一时无言。
这两个看起来憨憨傻傻的瘦子,竟是这般警悟!
“我说二位孺子,快些将小人松开吧……您二位这般得皇上喜好,便是借小人十个胆量,也决然不敢起甚么歪心机啊!”
可谁能想到,会有眼下这么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