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历风雨以后的春娘日渐内敛,固然江湖气不减,但火爆性子倒是改了很多,也从不欺人,乃至于这沔口镇上牙行揽客、江湖道上平事吃茶、各大行会聚闲谈买卖,官差公人纳贿通门路,乃至开暗宝局聚赌,四方杂处,群英聚集,萝卜开会的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只如果进了这春娘茶社,就从没有过闪失。
后院中的库房本是存储茶叶、菜蔬、粮油的处所,因为背临船埠,四周又是隔着马路的三不靠,加上高大的院墙和茶社前厅的禁止而闹中取静,院子外边便于布下暗桩,万一有事,又能从后门水路遁逃,以是便被选作了开暗局的宝地。此时现在屋子里呼啸声震天响,赌的正昏入夜地。
明天也不例外,茶社的后院就开了个暗赌局,坐在柜台前面打量着川流不息的前厅,还不迟误号召客人、教唆伴计跑堂,身材丰盈妙曼的春娘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四周八方都照顾得滴水不漏,还能忙里偷闲,春葱似的纤纤十指导着豆蔻丹红,正磕着瓜子,乌黑的牙齿微露,樱桃红唇“扑”的一声,一个完完整整的瓜子壳就稳稳铛铛的落在了面前的茶盘里,一望而知就是个夺目老道的老板娘。此时现在,茶社后院的库房里,正吆五喝六的开着暗局,春娘迎门而坐,如神尊普通,专挡牛鬼蛇神和各路妖孽。
起首是这春娘的出身就有来头,娘家爹在沔口和两江水道上是漕帮中老资格的前辈,家中子侄兄弟很有几个是跟着老爷子吃水上饭,在江湖上驰名有号的人物。这春娘自小不是养在深闺,而是跟着娘老子在船上长大的,不丁点就跟着漕帮兄弟混在一处,未出阁的时候,敢拿着刀子和人开片,是个烈火似的性子,既有人撑腰,自个又有种,在沔口这个江湖船埠上天然等闲无人敢惹。
起先春娘还各式忍耐,久了便引爆了她的火爆性子,在婆家和小姑子大打脱手。巡检司老爷自儿子身后本就万念俱灰,固然明晓得是女儿的不是,但好歹也就这一个骨肉了,无法和春娘摊了牌,劝她不消守节。公公非常刻薄,将临街的一个铺面过到了春娘门下,又用梯己银子瞒着女儿补助了一些给媳妇,春娘因而出了巡检司老爷的门,就在阿谁铺面上用公公补助的银子开了这个春娘茶社,买卖越来越蒸蒸日上。曾经的公公就如许落了个家门清净,因为念着春娘的不易,又一向任着巡检司这个沔口镇的显职,在官面上也保护着春娘,如许一来,春娘茶社就更加有了依仗,无人敢打主张。
摇摊本来鼓起于江浙,因为特别合适多人聚赌,并且赌法简朴,很快便通行于天下,看来这世上打赌和瘟疫一样,即便关山万里、民情差异、身份各别,乃至完整不受性别、春秋、受教诲程度的制约,都能伸展得又快又远。
春娘茶社在聚宝街乃至沔口镇都是赫赫驰名的,倒不是因为这茶社的豪奢,而是另有别情。顾名思义,茶社的名字源于她的老板娘,一个姓严**娘的孀妇,三十不到的年纪,生的是如花似玉,艳名远播。茶社依水而建,背靠船埠,门临大街,水陆均是要道,常日里客似云来,久而久之,竟然成了沔口镇三教九流的会聚之所,是聚宝街上茶寮的第一块金字招牌。能在这鱼龙稠浊之地开茶社,何况还是个俏孀妇,天然有分歧平常之处,不然不是被挤兑死,就是被惦记上,总之没有点来头和道行是不成能站住脚根的。
数十大家挤着人,头挨着头,一个个生相不一,但无一例外都是高捋着袖子,赤红着眼睛,密密麻麻的围着一张本来是吃门板饭用的临时长条桌,桌上铺着下注和配注用的赌摊布,铜钱、碎银角子、元宝都有,散落了一台,一群人正在赌着摇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