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人能用,莫非要用寺人?
天子盯着王仁,想着刚才王仁出的主张,也垂垂咂摸出几分味道,“如果真的能够压服蜀王回京,那此事天然大事化小,固然蜀王罪不容赦,但起码保存了皇家的面子,那边的快意算盘也打不响。
比较热点的人选,不过是隐居在京师的大儒宇文经、严首辅之子小严相公等人罢了,但到时候事起,也一定便是他们领军,看各方撕扯与便当罢了。”
蜀中一地,波澜暗涌,山雨欲来,叶行远回到天州府以后,这类感受就更加现显。
王仁点头道:“陛下圣明,不过陛下也不必担忧,蜀王固然运营数十年,但是格式太小,毕竟是癣疥之疾。只要朝中挑出一员能臣,提兵而起,便能旋踵而灭。”
“既然如此,我们便都守口如瓶,此事等陛下有所唆使再说。”王百龄感喟道:“不过现在铁证如山,便是当今念及亲情,也毫不会宽待,蜀中只怕就要腥风血雨。”
王仁叹道:“蜀王固然兵精粮足,但是部下无人可用,辟处蜀中一隅之地,鼠目寸光,他若不出蜀倒也罢了,一旦出蜀,三五日内必定得胜,只不知会成全谁的名声。
隆平帝的难堪是发明这个天下皇权当然至高无上,但要实际履行却不管如何得用官僚。
隆平帝听到这里似有所悟,他并不是笨拙之人,王仁点到这儿,他如何能不明白?蜀王要造反,全朝廷都晓得,就他一个不晓得,然后大师都冷眼旁观,等着蜀王跳出来在吧唧一下灭了。
在隆平帝表态之前,叶行远并不筹算自作主张。这是皇家内部的事,隆平帝的态度才是最首要的,如果冒然将此事传到朝中,必定是一笔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