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推让不得,只得接刀,摩挲不断,显见还是极其保重。李夫人在他身后,也是不住的盯着刀身,热泪盈眶。
李成浑身颤抖,握住刀柄,悄悄一抽拔出半截,只见刀锋雪亮,耀得人睁不开眼睛,身子剧震道:“正...恰是李家家传的宝刀,只是开锋以后,刀光更盛了!”
叶行远想不通这此中的事理,也就没有回绝礼品的由头,再说李家这宝刀总得留下,也就干脆不管不顾,临时将王仁的美意收下。
现在王礼的寄父王仁俄然来给叶行远送礼,送的又是宝刀,你说不是他们李家这一口刀,那才叫出了鬼了!
驿馆仆人未见叶行远带刀,而李立室传宝刀也藏得甚好,他那里想获得这是同一口刀?只道是叶行远家中之物。王仁寻回给他送来,这面子可给得大了。
有民气痒痒便诘问道:“他一个少年人能有甚么身份?不过是娘老子短长,只本朝并无姓叶的勋贵,朝中也无甚么着名的叶姓大臣......”
礼品都堆在驿馆的天井,送礼来的是个小黄门,他约莫也不晓得为甚么王仁会给人送礼。心中惶恐,也不敢多说话。见叶行远出来,托付了礼品便自告别,除此以外一问三不知。
“...却说那日天子游猎,叶行远冒死突入围场当中,拦在天子驾前,口中只说一句‘陛下可还记得大汉江干的秋雪莲么’,天子动容垂泪,自此便将他视作亲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不是这么用的吧?名叫保柱的魁伟保护一脸无法,只好听之任之,而他身边的仆人却饶有兴趣的听着这些贩子故事,脸上还带着几分猎奇。
叶行远没瞒着李成甚么,当初王礼要夺他宝刀之事也照实相告,最后晓得是那寺人出了三千两银子,算是买了宝刀。李成幸运偷生,已经感觉万事俱空,对宝刀也没有之前那么固执。便将此事放下了。
终究有人听得忍无可忍,恨不得要拂袖而起,要禁止这般刁民胡言乱语,却被他的仆人禁止,“无妨,民生无聊,不过说些闲话,何必在乎?这些话本人间皆有传播,莫非当天子的能将人都杀光不成?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保柱不成不知。”
公然是王仁,那本身与这位炙手可热的大寺人别无交集,独一的交汇点便是在京兆府中与他干儿子王礼的争论。这件事大师算是各得其所,谁也没占谁的便宜,当真提及来为了李成的命忍痛让出李家宝刀。王礼已经得偿所愿,即使心中有气,也不至于让王仁出头。
但就算如此,王礼的寄父司礼监秉笔寺人王仁不找他的费事已经罢了,如何还能够服软道歉?以是叶行远一时有些恍忽,心想是不是有哪位司礼监的小寺人也姓王,莫要搞错了。
但这是如何回事?这位叶行远真有这么硬的背景,连司礼监秉笔都得拍他马屁,干儿子买了刀,他还溜溜的给送返来?
刀长两尺,刀背甚厚,似是乌金所锻造,动手极其沉重。刀锋一侧有两道血槽,暗生光芒,看上去就是杀人的凶器,李家将转战天下,也不晓得这口刀上有多少条性命。
你猜猜他到底是甚么身份?嘿!晓得了吓死你!”
“司礼监王公公?哪一名王公公?”叶行远也愣了,他推测本身身后有定湖省宦海,便是阉党也不会等闲在这类时候找他费事。以是面对王礼的时候寸步不让,力保李成的性命。
李成偷眼瞧着叶行远,只见他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心中更是起疑。是哪位贵爵公子,还是甚么皇亲国戚?也不对啊,他自报家门乃是定湖省今科的解元,哪有皇亲天孙考科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