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黄忠语气一顿,满怀感激地对赵云拱手示谢,而后不等赵云开口,他便接着说道:“此事不必再议,就这么定了,统统罪恶由我黄忠承担,与子龙将军无关。时下当务之急是,如何攻取关隘,尽快通过剑门关,南下成都与东路军汇合。”
目睹剑门关防备森严,再战无益,黄忠当机立断,判定出兵。随即他率军后撤数里,却并未就此退回大营,而是挑选在间隔剑门关五里的坡地上安营扎寨,与剑门关守军遥向对峙。直到营寨完工以后,黄忠才带领亲兵悄悄返回火线大营,与赵云、马超等将领共商对策。
幸亏自从益州发作内哄以后,这条栈道上便整天不见行人,更无商旅颠末,是以栈道是否畅达便无关紧急,亦无人问津。
西路军的屯兵之地是一片开阔的坡地,两边临溪,一边背景,与剑门栈道遥遥相望,间隔关隘三十余里。
如此以来,两边山头上各有两千余将士日夜鉴戒,足可确保雄师不被益州军伏击,能够放心在此屯军安营,好生休整一番。
一起行来,蜀道崎岖难行当然是迟滞行军速率的直接启事,但是雄师随行照顾的大量粮草辎重亦是制约行军速率的不容忽视的首要身分。毕竟,近十万雄师劳师远征,所照顾的粮草辎重数量极其庞大,起码需求照顾充足雄师食用一个半月的粮草供应,即十五万石粮草和其他必须物品,别的另有雄师所需的军器辎重。不然,不等雄师走出蜀道,便要断粮了。果然如此的话,雄师必将无功而返,乃至能不能满身而退,尚且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