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西征返来的诸葛亮在军中享有极高声望,官拜四军将军之一的后将军,位比三公。
李利承认诸葛亮的谨慎用兵,却并不完整附和;他以为,谨慎当然首要,但过分谨慎就是畏首畏尾,与胆怯无异。是以他经常鼓励诸葛亮大胆用兵,不要心存顾虑,战前经心运营,临阵之时便不必顾忌,尽可罢休施为。昔日诸葛亮第一次统兵的卢龙塞一役就是如此。战前李利曾对他说,此役若胜,贤弟当居首功;如若败北,统统罪恶由我一肩承担。成果,尚未及冠的孔明首战得胜。自此今后他长年随军交战,并单独领军西征南蛮,七年间何尝一败。是李利麾下独一没有败绩的全军主将。
――――――未完待续――――――――――――――――――
李利此时再次鼓励诸葛亮大胆用兵,恰是因为诸葛亮随后将率军南下作战,与庞统雄师比武。虽说卧龙凤雏齐名。龙在前凤在后,两人师出同门。相互很体味;但李利却晓得庞统用兵不拘一格,善用奇兵,只要被他抓住一丝机遇,就敢孤注一掷,尽力一搏。前番荆州刘表逼降江东孙氏一族就是庞统的运营,操纵江东孙策遇刺身亡一事大做文章,一举肃除了孙氏一族的嫡派血脉,导致孙氏一族人丁残落,青黄不接,季子孙绍即位,继而内斗不休,国力弱败,被迫凭借于刘表麾下。
江东臣服于刘表一事传到李利耳中的时候,令他呆愣半晌,震惊不已。由此也让李利切身材味到庞统其人当真了得,不费一兵一卒,弹指间逼降江东,此等豪举实为四百年大汉王朝的亘古奇闻,可谓泰初烁今的不朽功劳。
“是以,眼下局势不明,现在论成败还言之尚早,不到最后一刻便没法鉴定孰胜孰负。打算永久赶不上窜改,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束手束脚、瞻前顾后,该脱手时就脱手,跟着时势窜改而窜改原定打算,如此方为上策。以是你们不必有太多顾虑,摒除邪念,罢休一搏!”李利这番话明显是针对诸葛亮所说的。
ps:【衷心感激:书友“xuwei222”月票支撑,多谢!】
究竟上,李利所说的火雷就是硝、硫磺和柴炭异化而成的黑火药。赵云军中利用的黑疙瘩是最精致、最简易的火雷,易燃易爆且响声庞大,但杀伤力却不大。除了李利以外,没有人晓得这类黑疙瘩是他十年前便宜而成的,算是实验品,也是最劣质的火器成品。颠末十年的几次实验,现在制作出来的火器能力之大五倍于黑疙瘩,除了制作工艺还比较精致,形状也不美妙,其能力已经不逊于后代手工制作的手榴弹。
与孔明比拟,郭嘉善用奇兵,与庞统的用兵之道极其类似。如果让郭嘉对战庞统,那南阳局势将变得愈发不成瞻望;以奇对奇的成果只要两种能够,要么大胜,要么惨败,除此以外没有第三种能够。
即便如此,李利也不肯在此多做逗留。临行前,他对郭嘉和诸葛亮二人慎重其事的叮咛道:“传闻子龙此次率军劫营利用了火雷(黑疙瘩)。军中其他各营都没有这类东西,唯独跟从孔明西征南蛮的战骑营中还残剩一些火雷,想必子龙帐下无双铁骑就是如此。西征南蛮时没有效完。此番倒是用在了曹仁雄师身上,此次就算了,只怪我事前没有言明。但而后,对内作战不答应利用火雷,不得万不得已,不成动用!”
除诸葛亮以外,西晋雄师自上而下,上至统帅李利、下至军侯,全都打过败仗。李利、郭嘉、周瑜三人兵败邺城,赵云兵败开封,滕霄粗心变态山,徐荣忽视丢渤海。波才被困宛城,等等。这些败绩都是比较大的战役。至于那些部分战役或小打小闹的战事,更是不计其数,但是统统败绩当中都没有诸葛亮的身影。就连冀州惨败之时,包含李利在内都身陷重围。麾下诸将尽皆落败,唯有诸葛亮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他从益州游历返来便率军赶到壶关,刚好策应九死平生杀出重围的李利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