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倘若李利毫不踌躇地满口承诺收他做家将,他反而心中难安,以为李利并不是至心看重他,仅仅是为了收降他,才收他当家将。果然如此,那么拜入李利麾下为将和家将底子没有本质上的辨别,形同虚设。那他成公英就是空欢乐一场,反倒要一辈子背负家将之名,除了尽忠李利以外,天下虽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天下其他路诸侯底子不会再收留他。
客岁六月,他领兵第一次来到姑臧城时,程银和李堪二人占有城池。适时,两军在姑臧城下浴血厮杀,李利带伤出阵,阵前刀斩程银,随后典韦掷戟杀死李堪,既而光复郡城。自此,李利方能在凉州境内夺得安身之地,随后迅猛生长强大,一发不成清算。至客岁年底时,武威军占有凉州西部四郡之地,成为凉州境内气力最强大的诸侯权势。
进城时,安北将军、武乡侯李暹,休屠城守将、中郎将李典和休屠马场兵马都尉桓豹等数十名将领,以及姑臧城上万名百姓,数万军民出城十里夹道相迎。
而这也是他一向严以利己,整饬吏治,安定西凉当中最巴望获得的东西,这就是民气。
当初成公英没有拜韩遂为家主,并不是韩遂不肯意收他,而是他本身不肯意,因为韩遂还不具有让他舍命跟随的气力和职位。就算如此,他还是对韩遂忠心耿耿,即便遭到猜忌和架空。他也没有叛变韩遂。只是韩遂现在已然故去,他成公英再另择明主跟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韩遂满门已经灭尽了。
但李利却深谙此中三味,在治政背面,他始终遵行取信于民的战略。故而,朝廷公布的统统惠民政令,都没有他的名字,但真正履行政令的人倒是他尽力实施。现在西凉二州各郡县官吏几近全数出自他的门下,官职由他亲身任命,而西凉二州各郡县的统统郡府兵和主力战营也全数出自他的帐下。
长安之行,李利抱得美人归,顺势而为,运筹帷幄,巧借董卓之死,坐收渔翁之利。一举占有长安,收编西凉雄师,暗中掌控天子和朝廷,气力暴增无数倍,权势滔天。
想明白此中的深意,成公英恭声应道:“末将领命,定不负主公重托!”
本日你执意拜本将为家主,本将顾念你昔日的所作所为尽皆可圈可点,便收下你。但是,想做我李利的家将也绝非一件轻易的事情。你需求承担的任务常常与你所获得的官职职位并不符合,乃至还要受委曲和极其不公允的报酬。这些你必必要故意机筹办,也必须能够担负起一个家将的重担,任何时候都不能有牢骚。更不能叛变家门,让我李利蒙羞。倘若如此,不管你逃到天涯天涯,都难逃一死,我一订婚手取你性命,以正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