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几年下来,蔡邕除了宠嬖外孙以外,再也没有多余的话,一心研讨学问,教书育人。三年间,他再不过问朝堂政事,也不提君臣之礼和臣子之道,仿佛一下子变得温馨很多,亦或是转过弯了,晓得自家半子志向弘远且心志坚固,多说无益,便干脆不再唠叨了。
时至本日,西凉军越来越强大,李利更是如日中天,在西凉地界上的声望早已盖过天子,使得西凉百姓只知大将军李利而不知天子的境地。这让蔡邕感觉李利或可成事,因而便在平常讲授中决计保护李利的名誉,鼓吹李利建立的功劳,使得李利的形象深切民气,无形中鞭策门生们崇拜李利。
镇南将军府,毗邻大将军府而建,坐落在大将军府右边。
是以,全部镇南将军府从朝晨开端便繁忙起来,内院中扈从侍婢们脚步仓猝,进收支出;前院正门车水马龙,一辆辆马车将正门外大街堵得水泄不通,前来送礼庆祝之人接踵摩肩,列队进府。目睹如此盛况,向来很少抛头露面的甄氏张蔼不得不构造多量外务府女官前来帮衬一二,登记造册,疏浚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敕封的将领当中,真正拜将封侯之人便有七十二位,而文官当中加官进爵之人一样多达五十余位。
两日前,天子下诏,敕封李暹为镇南将军,武乡侯,自此这座新建于骠骑大将军右边的府邸便挂上了镇南将军府的门匾。
不承想,蔡邕闻言后勃然大怒,宣称火线战事胶着,西凉本就粮草完善,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做出榜样,节衣缩食,以供雄师交战,岂可借机肇事,扰乱火线安宁。而后,两个白发苍苍的白叟便争论起来,互不让步,弄得全部太学院都为之哗然,继而分红两拨权势,大肆辩论,却谁也压服不了谁。此事随之愈演愈烈,传得沸沸扬扬,使得李傕不得不亲身出面,领兵进入太学院,仿佛是文的不可就要武力处理。而这时蔡邕却站了出来,禁止李傕领兵进退学院,而孔融也目睹局势不妙,再不敢多说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