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利真正展实际力的机会,倒是在讨袁联盟建立以后。联盟建立初期,李利不动声色,迟迟按兵不动,比及各路诸侯兵马接踵投入疆场,李利方才闪现出无以伦比的强大气力。
反之,只要曹操不被李利抓住把柄,相互便是讨袁联盟的盟友。即使李利气力强大,却也不能无端挑起战端,何如不得曹操。不然,擅动兵器、肆意挑起战端,必将难掩悠悠众口,必被世人鄙弃。这便是自古交战讲究出师驰名的由来。归根结底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气者得天下。
而这恰好他曹操最情愿看到的局面,李利败北以后即便仍然占有着幽州,也没法弥补大败以后的亏损,兵锋受挫,气力必定大损。这就给曹操留下迎头赶上的机遇,让他在河北疆场上能够打劫最大的好处,继而敏捷生长强大,然后再与李利一较高低,决定中原的终究归属。
去岁玄月,李利集结十万雄师东征幽州,得知这一动静后各路诸侯不由心头一松,误觉得李利舍近求远,把主力军队全数派往幽州疆场。殊不知时隔数月以后,当荆州刘表俄然率部撤离淮南疆场之际,李利再度集结五万雄师一举攻占南阳,随后屯兵武关的徐荣又带领五万步军开赴豫州疆场,与占据的南阳的波才雄师合兵一处,总计十万兵马攻打豫州。
更何况,我军驻扎在青州,与幽州之间还隔着冀州,加上李利雄师又在塞外作战,相距千里之遥。不管是幽州境内的西凉军还是冀州袁绍,都在大肆捕杀各方细作,封闭边疆关隘,使得商队断绝,制止行人通行。在这类环境下,不管是飞鸽传信也好还是哨骑传送也罢,都没法将动静直接传出来。细作们只能不竭周转,奥妙传送,费经心机,几经周折才把动静呈报上来。全部传送谍报的过程,说是千辛万苦亦不为过。”说话间,荀彧神情凝重,神采寂然,说话语气中带着浓烈的唏嘘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