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战,李利麾下大将张辽于万军当中斩杀蛮军主帅蹋顿,并率军攻陷柳城,擒获乌桓单于楼班及数百名乌桓贵族,一战成名。张辽曾是吕布麾下部将,长安之乱中吕布率部南下时被李利围困于武关城下,吕布遂将张辽、高顺和曹性三将留给李利为质,顾自率军逃脱。而后张辽转投李利麾下,跟从李利交战多年,百战疆场,屡立军功。此番白狼山之战可谓是张辽的成名之战,使其从西凉军浩繁将领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李利麾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全军主将。
自从袁绍提领冀州以来,虽无大恩施予百姓,却夙来施政宽仁,深得冀州百姓拥戴。最为可贵的是,司隶大败以后袁绍并没有穷兵黩武,如果袁绍效仿先秦七丁抽一的募兵制,以冀州超越五百万的人丁总量,起码能在现有兵马的根本上再募集二十万摆布雄师,使其兵马扩大至四十万以上。但是袁绍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采纳增加饷银招募兵士,藉此扩大兵马。别的,恰是因为袁绍素以宽仁为怀,让他在冀州享有颇高的声望,冀州百姓对袁绍甚为承认,这内里也包含冀州境内的各大士族和世家。故此,冀州袁绍的根底极其安定,让他能够身处两路西凉军和兖州曹操的层层围攻当中而耸峙不倒,对峙至今。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低头深思中,袁术缓缓走上玉阶,坐在广大而温馨的豪华龙椅上。落座后,他悄悄抚摩着金雕玉琢的龙椅扶手,目光却落在右手玉案上的传国玉玺上面,眼神充满不舍与沉沦,眼底闪现狠恶的挣扎神采。
这或许就是袁术和袁绍这对兄弟之间最本质的辨别。
在此之前的历次大战中,只要李利呈现在疆场上。那么他身边起码跟着五万铁骑,乃至更多;临战当中只要被他抓住一丝机遇,他麾下的铁骑就会当即出动,从而将敌军闪现出来的马脚无穷扩大,终究一举击溃仇敌。
“甚好!哈哈哈”
阎象脸上并无惊奇之色,明显他刚才已经猜出了袁术的心机。但是他对袁术的决定并不完整同意,当即恭声说道:“陛下欲将帝位禅让于本初公,此乃贤明之举,微臣并无贰言。然,陛下欲将传国玉玺一并送往冀州,则甚为不当。现现在,满朝百官民气浮动,一旦陛下将传国玉玺交予朝中大臣,微臣担忧其人必定有负陛下所托,转投其他诸侯以作晋身之礼。
时至本日,各镇诸侯都在用心研讨李利的战术战法,以期做到有备无患,以备不时之需。但是真正揣摩透李利的用兵之法后,诸侯们却没有找到克敌制胜的法门,或者说禁止西凉铁骑的体例。本来弓弩和陷阵(陷坑)应当是上上之选,但弓弩和陷坑埋没性很差,很轻易被发明;一旦被发明了,那么弓弩和陷坑的感化就要大打扣头,落空了原有的能力。更何况,李利麾下铁骑当中宝马良驹不在少数,这些神骏的座骑常常能够看破疆场上的潜伏伤害。
就在袁术踌躇不决之际,阎象说道:“既然陛下成心禅让帝位,微臣另有一策供陛下决计。去岁陛下曾为太子与吕布之女定下婚约,现在婚期将至,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