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骁雄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功过

我的书架

本文中的赵延寿就是赵德钧的养子。赵德钧、赵延寿父子俩,说他们是汉奸毫不为过。

“无耻,奸佞!”赵匡义忍不住骂道,“争相卖国,难怪中原沉湎至斯。”

太原城中郭府书房中,郭威正与义子郭荣,亲信爱将赵匡胤、赵匡义三人议论国事,不知不觉便提及了桑维翰的旧事。

先帝摆布难堪,问帐下众将的定见,除了刘帅和桑维翰,没有人敢表示定见。

赵匡胤奇道:“何出此言?”

第三支箭要毁灭朱温。

“不能这么说,桑维翰贪财、好色、揽权是不错,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目光独到,见地不凡,确切是有真本领,也有手腕。

注3:赵德钧(?-937),本名赵行实,幽州人。后唐庄宗赐姓名曰李绍斌,累迁沧州节度使。同光三年(即925年)移镇幽州。明宗即位,归本姓,改名德钧。厥后加授侍中,授东北面招讨使,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被封为北平王。

先帝服从了桑维翰的建议,没有起兵伐契丹。

先帝得知动静后,担忧事情有变,桑维翰前去契丹面见耶律德光,力辩援助先帝之需求。并表示将竭以中国之财以奉大国,厥后又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零争之。

你能完成我这三个欲望,我死而无憾了。”

石敬瑭晋阳起兵造反,末帝李从珂以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

郭威微微一笑,答道:“天下无永久的朋友,也无永久的仇敌,只要永久的好处!当时桑大人也是为先帝着想,仇敌的仇敌便是朋友,桑大人出此策,固然是让人难以接管,究竟证明,倒是良策。”

天福六年(注5)六月,镇州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臣抗疏请讨契丹,桑维翰上密奏,力陈对抗契丹的‘七不成’,从安重荣抗疏启事,大晋与契丹的力量对比,大晋的内政状况,对抗与和亲利弊等方面申明保持与契丹修好的干系,无益于国度大局。

“这么说来,中原现在这局势,始作俑者本来是桑维翰?”赵匡义皱眉道。

赵匡义却道:“虽有小聪明,却无大聪明。”

厥后,伐契丹、灭朱氏(后梁)也是如此。

当时范延光领兵于辽州,赵德钧想要兼并其军,奏请李从珂,李从珂不从。

“大晋建立后,耶律德光对桑维翰非常赏识,在耶律德光的力主之下,桑维翰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权知枢密使事,相称于宰相的职位。厥后又任翰林学士,相称于内相。

我还记得,其疏末云:‘臣愿陛下训农习战,养兵息农。俟国无内忧,民不足力,然后观衅而动,则动必有成矣。’

当时桑维翰献计说:‘今主上以反逆见待,此非首谢可免,但力为自全之计。契丹主素与明宗(注2)约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应,公诚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

“不错!”郭威点点头,“先帝号令桑维翰向契丹求援,承诺事成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称‘儿天子’,用奉养父亲的礼节来对契丹主耶律德光。”

“这话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莫要对外再说!”郭威轻微地斥责了赵匡义一句,答道,“刘帅当然分歧意,也感觉过分份了,但是不如许又怎能说动耶律德光帮忙先帝?

郭荣道:“物极必反,只怕此次桑维翰也一定能显赫多久。”

我虽不同意他臣服契丹的一些做法,不过,此人的确有目光,有雄才大略,胸有沟壑。大晋前些年的繁华昌隆,他功不成没。

注5:天福六年,即公元941年。

推荐阅读: 唯我独尊1     绝世天尊在都市     唐门刺客[全息网游]     恰逢雨连天     行星守护者迪厄斯     等你来爱我     夫人嫁到:司徒先生,非宠不可     冥婚难缠     重生之极品鬼王     [综]朕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爹地,放开我女人     婚宠噬骨:BOSS大人别惹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