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是个别例,诸位另有其他定见吗?”莫良扫了一眼诸臣,问道。
吴王府中,莫良高坐在龙撵,看着上面分为文武站立的官员们,开口说道:“朱国志,现在除了西蛮以外,各地皆在停止即位大典,战乱必将到临,昨日的军报你也看了,西蛮的战斧军团已向雍州进发,占有幽州的草原狼也挥师西下,攻打雍州,你看如何是好?”
礼毕以后,莫良持续念叨:“朱国志,从龙有功,熟读兵法,长于策画,敕封枢密使,领一品衔,食郡王禄,宰执吴国军事。”
莫良站起家来,拿起放在案桌上的金丝纹龙卷轴,缓缓展开,大声朗读。
“臣遵旨。”朱国志退下。
花开、泉涌都不是他的手笔,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接着便是大吴王朝第一次朝会。
“臣遵旨。”聂不凡满脸苦笑,却无可何如,唯有答允下来。
即位大典选在恭亲王府,补葺一番以后,现在已经改名为明王殿。
“张缺一,从龙有空,道法神异,出世王谢,敕封太常,领一品衔,食郡王禄,宰执吴国祭奠,总领天下修士。”
“定中元年,岁次丙午,朕得天命,立朝大吴,主宰百姓,必仰效圣皇,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承平,谨以此誓,祭告天道,望垂怜。”
“臣张缺一诚惶诚恐,谢主隆恩。”
“少了。”莫良拍了拍桌子,对常义说道:“朕号令你在三个月内再凑齐三千万银子,四百万担稻米。”
大殿当中,张缺一站在底下,态度毕恭毕敬,让莫良蓦地间有股高处不堪寒的感慨。
声音传的很远,不但是面前的百官闻声,还在每一名百姓心中回荡。
“臣朱国志诚惶诚恐,谢主隆恩。”
六合间焕然一新,万物都披发着浓烈的活力,呼吸一口氛围,都能感遭到天然的生机。
等了好久,莫良终究比及这一天,说出这些话后,内心一阵畅快。
“聂不凡,功劳出色,敕封太师太傅,正一品衔,食郡王禄,宰执吴国政事。”
“臣常义诚惶诚恐,谢主隆恩。”
莫知己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看着张缺一,叮咛道:“找些比较上等的修炼功法来,发给1、二品的官员,朕要同朝修仙!”
莫良顺手抽出一本道经,边读,边等待。
常义出列,回道:“库房中另有四千八百七十一万两纹银,粮仓中另有三百八十万担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