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公然未曾想到此处竟有郑军伏兵。一起追逐徐慷兵马而来,却不想又有一支兵马俄然从背后杀来,火线郑军也回身杀来。蜀军惶恐失措,觉得中了郑军埋伏,目睹便要不敌。但主将夏侯蹇便在军中,倒是安闲不迫,批示若定。只半晌间便稳住阵脚,与郑军相持搏杀起来。
又过半晌,蜀卒突见中军大纛晃了几晃,竟缓缓倒了下去。众蜀卒皆大惊失容,不知中军生出何事。突见又有四个传令兵从中军跑出,边跑边大声喊道:“大司马有令,全军马上投降,不得有误。大司马……自刎了。”
本来徐慷闻知蜀军回身杀来,便想到夏侯蹇企图,只得仓促布阵抵挡。但蜀甲士多,又是背水一战,来势极是凶悍,郑军阵型竟被冲乱。徐慷只得收束部伍,且战且走。
此时程备已占了绵谷,却未接到陈封将令。但他自袭城到手后便遣出标兵,密查两军意向。得知两军已交兵,且向绵谷退来,也知利州得失在此一战,便舍了绵谷城,全军五千人尽出,在绵谷城西十余里大道旁设下伏兵,又遣人知会徐慷,教他将蜀军引至此处。
目睹局势已去,蜀国兵将心中悲惨,虽无路可逃,却也无人投降,只拼尽最后一丝力量罢了。
想到这,陈封已出了一身盗汗,不由得一阵烦恼,本觉得胜局已定,却不想本身还是忽视了,更藐视了夏侯蹇之能。若当真被他突围胜利,本身只怕只能一死以谢天下了。
蜀军降了。
本来夏侯蹇早看破本身战略,使出个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徐慷只要一万兵马,若挡不住夏侯蹇两万余雄师,便是被他凸起重围了。漫天寨兵马太少,定也没法挡住蜀军,身后朝天镇、白水镇、方维镇、青乌镇更是空虚,夏侯蹇便可等闲逃入文州,甚或直杀到汉中去,利州局势便不成清算了。
这道军令传遍全军,蜀国兵将皆呆住了。突听“当啷”声起,有人手中兵器落地,接着便是“当啷”之声连缀不断,兵器纷繁落地,此起彼伏。随即便有人跪地、放声大哭。
俄然稀有人从中军处向四周八方奔驰出来,边跑边大声喊道:“大司马有令,我军突围有望,不必枉自送命,众将士可降郑,恕尔等无罪。大司马有令……”
徐慷也晓得若被蜀军冲了出去,结果不堪假想。他要挡住蜀军,又要迟延时候,等陈封援兵赶到。是以郑军虽是退走,倒是结阵后退,阵型稳定,又不时回身与蜀军交兵一番。这一万兵马皆是久随徐慷的长林卫精兵,批示起来当真如臂使指,进退自如。
程备这一着虽未能如愿击溃蜀军,却也拖住了蜀军脚步,教蜀军未能突围而出,直比及陈封雄师赶到。
两军交兵已有两个时候不足,蜀军却仍与郑军胶葛不休,难以冲破防地。徐慷兵马从昭化退到绵谷,蜀军便也跟从追到绵谷。
十数个蜀国传令兵边跑边喊,瞬息间,便将这道军令传遍全军。浩繁蜀卒停了下来,四周张望,茫然不知所措,却也不肯马上便降。
蜀军无法,只得转攻为守,先抵挡住马队冲杀。蜀军阵中也有马队,瞬息间便结起阵来,缠住郑军马队,但蜀军却也一时没法突破郑军反对。一时之间,两军杀得难明难分。
陈封看得逼真,火线徐慷兵多,挡住蜀军冲锋,且不落下风;火线程备兵马却少,被蜀军冲得有些狼藉。当即传令,先遣出两路各五千兵马,包抄至两翼,围住蜀军;又遣两千兵马插手徐慷阵中,一同抵住蜀军突围;自率八千兵马绕到蜀军背后,与程备兵马一同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