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之争,自古皆是如此,容不得半点温情。
这但是一辈子的事。
“皇后娘娘入宫十六年,主子也从浣衣局的一个小寺人陪着娘娘到了现在。现在娘娘走了,鄙人头怕是没人照顾,即便是有,也不如用咱家这般得心应手。主子只盼着能早日了断,下去奉养娘娘。”
那些金黄色亮的惊人, 仿佛要灼伤人眼。
梁长喜皱着眉,偏过甚呵叱,“你们是同哪个学的端方,敢把滴着水的伞带进主子的处所?”
周明德一愣,才反应过来景砚指的是乔玉,本来的太子侍读。
摆布两个小寺人被骂得瑟瑟颤栗,赶紧又跑出去,清算黑伞去了。他们不是不懂对主子的端方,但是更懂这宫里踩地捧高的端方,太子都将近不是太子了,谁还要把景砚当一回事?
乔玉的出身庞大,和陈家、宫里的渊源很深,又一贯被太子藏在东宫里,很少出来。周明德没如何打仗过乔玉,单是听了他的父母亲族,就没有一丝好感。
约大半刻钟,天子的旨意公然到了。
罪臣之女是担待不了皇后的重责的,陈皇后于当日被元德帝剥夺封号,囚在冷宫里头,已经在明天向元德帝叩首认错,早晨便自缢了。
确切是没有再相见的需求了。
景砚走出寝宫,陈皇后宫里的寺人总管周明德站在寝宫门外,恭敬地福了福,又轻声细语道:“娘娘的后事已包办理妥当了,殿下尽可放心了。”
周明德一怔,他忍不住想,这便是他们的太子。如果等上数年,太子再大一些,能够插手朝堂上的事,陈家、皇后,如何会到这个境地。
天已经黑透了,四周一团团黑影,甚么也瞧不清。景砚身量高,而太清宫的房檐低,他稍一抬手,就摘下了挂在门前的灯笼。
两天前,禁卫军来人将东宫的内侍宫女都发派了出去。景砚暗下嘱托周明德,把乔玉换了身小寺人的衣服,隐下身份,塞到那群宫人里头了。不过期候仓促,景砚只来得及讲了几句话,也没亲眼看到他被送出去。
他持续向前走,坐在冰冷的正殿软塌上。如若所料不差,本日午后,天子对措置太子的旨意就该送过来了。
景砚的心头忽的一滞,他不再想乔玉了。
平常的端方都是如此,皇子一旦入了太清宫,毕生不得踏出一步,而那些糊口琐事,都是要由伴侍的小寺人跑腿的。
四周一片沉寂无声,周明德端了一杯热茶,好不轻易放稳妥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这本是前朝的事,和后宫没甚么干系,只可惜了一件事,元德帝的皇后也姓陈,便是此次谋逆的反贼之女,而景砚,就是反贼的外孙。
周明德的背脊塌了,似是再也挺不直,一点精气神也没有,硬撑着一字一句答道:“主子托人在临湖旁的小山上寻了块处所,那一处有山有水,春季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娘娘该是喜好的。”他是宫里的白叟了,部下很多徒子徒孙,纵使大多捧高踩低,总有几个有些知己的,在这时候还情愿帮些小忙。
这灯笼约莫是红纸糊的,可颠末端这么些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暴露差未几一半的骨架,连色彩褪的七七八八,只剩下暗澹的稿白。景砚要了火,里头的蜡烛芯还没烂透,勉勉强强燃起了豆大的灯火,烛光在森冷的铁门上随风摇摆腾跃。
梁长喜跨过门槛,那两两小寺人吃紧忙忙收了伞,也跟着他的脚步踏了出去,黑伞滴着水,在沉寂的正殿入耳得清楚。
景砚本没甚么兴趣,却被陈皇后催了几声,要那孩子返来吃点心,只好提着灯笼,顺着后院的画廊一起边走边找,俄然听到左边里收回不小的动静,便瞧见不远处的花丛里藏着一个身穿枣红衣裳的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