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遽闻言,微微苦笑,黎瓘却脸扳了起来,勃然大怒道:“自我人族退守东海郡以来,郡守与十二县、七十二村统统氏族都有盟约,凡是选出的县尉与村长都享用县里与村里最好的供奉,我黎氏每年替他族中后辈种下灵根,以长灵力。然后等二十年一次的出征时,这些享用供奉而又身怀灵力神通的县尉与村长要身先士卒,接管征召令参与远征,替我人族冲锋陷阵。身后还可图形百阳塔,永享后代祭奠香火,多么光荣!这洛河村不管出于甚么启事,既然已经选了此人做村长,他既从我黎氏这里获得灵力,也享用了村中的供奉,就必然要接征召令!”
说到这里黎瓘朝黎遽一拱手道:“父亲,此例不成开,如果洛河村的村长拒接征召令,其他村县的县尉与村长就会普通的回绝,那还如何构造远征军出征?孩儿这里请命,亲身带兵去一趟洛河村,若他还是不肯奉令,抓来杀了,他那徐氏一族皆贬为仆从、产业充公平分!如果洛河村无人应募,一村皆定罪!”
当时的黎氏先祖无法,只得再次定下端方,每隔二十年,各村县以内,县尉或村长必须参与远征行动,若无人应募,该村县高低将被定罪。东海郡法典也规定,回避应募者,不但会被判极刑,家属也会是以沦为仆从。这般强迫远征后,回避应募的景象才得以窜改。
“你来但是要说黎灵远征军的事?”黎遽品了一口香茗,东海郡物产丰富,茶叶、丝绸、盐铁一应物产都能自给自足。
黎遽沉吟了半晌后却点头道:“你是东海郡副郡守,此等小事,不必亲身前去。你那小妹现在是新任的监察校尉,这类事让她前去便好。”
黎瓘与成胥见黎遽这般说了,便一同领命,正要告别拜别时,黎遽俄然又问道:“对了,那洛河村的村长叫甚么?”成胥躬身道:“这趟洛河村是轮到洛河徐氏应募,他们家属中担负村长的是最没出息的偏房后辈,名叫徐毅……”
但百年后,从征者皆有去无回,是以大家视之为灭亡呼唤,加上在东海郡安宁后,人族贪于安闲,人道无私之念又起,是以到了四百年前一次远征时,竟然无人应募。
来人乃是东海郡武营都尉成胥,方才进屋,他便拜伏于地,膝行而前,到了面前,叩拜三趟,老者道一声免后,他方才起家,垂首立于一旁,不敢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