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说罢,与李隆基一同望向苍穹绝顶,天有不测,那个能料,就算高居帝王之位,又能如何?李隆基堕入沉寂静思当中,昂首仰天,见乌云又起,一阵阴风带雨,将冰冷的碎雨吹向兴庆宫密不通风的夹墙。雨势渐大,完整不似春雨之势,兴庆宫内的石砖上浮起霜气,李隆基高力士君臣也消逝在反面季候的冷雨当中。
高力士一听,米粒大的汗珠湿了官服,跪地赔罪道:“臣有罪,请陛下惩罚。”
“密探?”李隆基乾坤一笑,郎朗道:“朕夙来用人不疑,全权付之,吴王乃我三朝功劳,为将三十年来,东征西讨,战无不堪,朕坚信之。唐生,你与吴王同属皇室,吴王年长朕十八岁,本年六十有七,还能领兵几年?吴王今后,朕的江山交由谁来保卫?你若为坠马前卒,堆集军功,格式所限,充其量偏将之才,不成大器;你若师丛吴王,吴王必倾囊相授,二十年后,你必成我大唐一方统帅。”
“有吴王镇守中军,节度副使是个虚职。唐生,你身兼节度副使,可参议军政,你要多听,多看,将军中要务呈奏于朕,别的,朕还封你巡官,也是想让你在吴王身边好好学习一番。”
“陛下……”唐生朗读诏令上泛黄笔墨,哀思之余,更是震惊,想不到天子身在长安,对千里以外的姚州环境了如指掌,不由寒噤封缄,杜口不言。
“节度副使?”唐生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跪地解释道:“陛下,若论资质,唐生顶多是个伍长,昭武校尉不说,这节度副使,臣不敢受命。”
“唐生,不急。”李隆基分开皇位,走到唐生跟前,握着唐内行心,低头安抚道:“你到长安后,可曾祭过父母?”
长安城雨下三日,城中气候稍暖,雨雾不开,唐生单独前去父母地点陵墓,一身素麻,滴水不进守孝三日。第四日,长安城周边放晴,温暖宁人,唐生未加迟延,前去兵部领了官服官牒,清算好了行李,中午过后便要赶往火线赴职。
李隆基情深意切,唐生跪在李隆基面前,抽泣不止。
“好!不愧是朕的唐生,如此胸怀,英果类我!”李隆基龙颜大悦,不顾帝王之尊,卷起龙袍,屈膝扶起唐生。君臣一老一少,对峙殿中,二人皆是百感交集。
李隆基目光通俗,抿嘴一笑:“吐蕃分兵姚州,安戎城空虚,朕命剑南节度使张宥率五万雄师,出兵安戎城,势在必得,却没能攻陷,朕看他这个节度使是做不动了。”
“姚南之地,两面受敌,迁民弃城,乃朕之讯断。这十几年来,六诏日趋强大,朝廷分兵东西两路,已有力再派雄师剿除,朕欲借助六诏之力,管束吐蕃,仲乃朕之亲侄,爱民如子,不肯弃城,并非抗旨不遵,他想得比朕深远,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啊。”
“臣,不敢。”唐生皱紧双眉,连连苦叹点头:“我父王岂不是白白送命,臣心不甘?”
“臣领旨。”
李隆基右掌用力抓着唐生肩膀,沉吟半晌,手腕的力道由紧变松,拍着唐生肩膀:“朕自太子监国,在朝二十四年,从不答应当朝皇亲久戍边疆,满朝中中,唯有你父王例外,唐生,你可知朕为何如此安排?”
“不敢露面,尚未祭奠。”唐生鼻腔一酸,闭眼感喟道。
唐内行掌松开马缰,踏出一步,抬脚低头,将方才花瓣碾碎成泥,昂首间,唐生已是眼眶泛红。隔日便是邠王府的六十大寿,望着热烈庆寿的邠王府,唐生不由想起西宁王府,当初盛景,旧光阴辉,仍在泪水当中恍惚打转,唐生心中酸涩难忍,抱恨不舍,悲呛叹道:“我唐生还能有本日,全仗叔公所救,若不能扬眉吐气,重振昔日光辉,唐生无颜入这邠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