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全部九仙台都已经被激活,山林间到处危急四伏。我跟着影象,一边计算方位,一边朝前疾行,找到之前跟陈琳和郑老头曾经走过一次的那片伏满阴阳葬坑的葬台,沿着葬坑的轨迹,谨慎地避开此中能够埋没的禁制,直向地眼而去。
我站在谷边,朝四周看去,却甚么也没见到,除了风声雨声,也没有任何异响传来。当即俯身攀着岩壁下到谷底,踩着已经没过脚脖子的雨水,走到那山穴之前。
我心中怦怦乱跳,将诛仙台的各种布局和线路在心中记下,闭目将所记在心中梳理了一遍,确认无误,当即飞奔出门。又将其他几间石室检察了一番,并没有找到三叔的踪迹,只得先将这迷惑丢在一边,飞速地奔出地眼。
我在这房间中没看出甚么,又走到别处,见此中一间里头摆放着一个书架,不过上头并没摆听任何东西,别的另有一张书桌和椅子,桌子上放着一堆的图纸。
走了一阵,头皮猛地一紧,身上寒意大生,当即停下。只见火线立着几块大石,再往前走,就是一片谷地。从葬图来看,这里就到了诛仙局的范围。我收敛了气味,在大雨的袒护下,悄悄潜到了巨石边,朝下望去,只见上面一片平整的谷地。
心中模糊生起一股寒意,不由加快了脚步,飞速突破雨幕。这时候山野间的阵势和当晚我们来时又变得分歧,大抵是因为九仙台启动的干系,使得这里的地形又产生偏移。
赶到地眼地点的阴斗谷时,就见四周的树木已经全数倒在地上,横七竖八,仿佛被一股庞大的力量碾压而过。大雨漫天落下,雨水会聚,不断地往下冲刷进谷地当中。
我细心打量了几眼,看出这些应当是属于一种人俑,在当代的墓葬中非常风行。是用特别的伎俩将活人蜡化,炼制而成,安排在墓中,千百年不腐不烂。
我上前拿起此中一张来,看了一眼,本来是一张葬地的构建图。再往下翻,全都是近似的葬舆图纸,内容极其繁复通俗。又往下翻了一阵,俄然身子一僵,望着此中一张葬舆图愣愣发楞。
这九仙台,共分九真,每个葬台都完整分歧,各具服从,相辅相成,自成六合。此中繁复玄奥,就算有葬图在手,一时之间我也底子没法完整了解,只能硬生生的死记,与三叔当时跟我说的相互印证。最后,我的重视力集合到了此中一个葬台中。
大雨滂湃而下,雾气缥缈中,就见到一袭白衣立在谷地中,固然风狂雨骤,但这苗条的身影倒是巍然不动。
道门古传的诛仙阵,是一个极其纯粹的杀阵。阵名诛仙,就是说哪怕是神仙落在此阵,也得被诛杀此中,固然此中有夸大的说法,但也可见其凌厉。
这石洞约莫能容下两人同时并行,洞壁上是斧头劈凿的陈迹,应当是后天为人所开凿。再行得数十米,就见到石洞逐步变得开阔,而石洞两侧却多了一排东西。
诛仙台,是各大葬台中最为凶恶的一台,其名诛仙,本来就是有遇佛杀佛,遇仙诛仙的寄意。
九大葬台中的诛仙台。
翻到最后,倒是一张极大的图纸,折叠着摆在最上面。翻开来一看,这个葬阵繁复玄奥之极,比起之前看过的统统葬舆图加起来恐怕都要庞大庞大。
在大雨中爬上谷地,站在原地辩白了下方位,直往诛仙台的位置疾奔而去。
我将青龙镇煞钉握在手中,同时在左手扣了三枚三棱针,徐行朝前行去。一进这山穴,那大雨的哗哗声当即一黯,仿佛被隔在了洞外。我微微地吸了口气,再往里头行得数步,就见到了那晚曾经见到过的阿谁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