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荀子 > 第28章 大略(1)

我的书架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处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睬,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反面,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聘、问也。享、献也。私觌、偏见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倒置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大略第二十七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心,故王者必居天下当中,礼也。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乞助;苟不乞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利夫秋毫,害靡国度,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当时,以是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以是道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文貌情用,相为表里表里。礼当中焉,能思考谓之能虑。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百姓也,非为成圣也;但是亦以是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赐赉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度也;忿怒其臣妾,犹用科罚于万民也。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命、饰哀也,军旅、施威也。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可矣。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今夫亡箴者,整天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

礼以顺民气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民气者,皆礼也。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有法者以法行,没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庆赏科罚,通类而后应;政教风俗,相顺而后行。

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云礼云,财宝云乎哉!诗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不时宜,不敬文,不驩欣,虽指非礼也。

推荐阅读: 许你浮生若梦     我的反差高冷女魔头     团宠萌妃五岁半     爆笑Z班     都市极品护花高手     龙血剑神     神皇帝尊     余生请多指教     邪王盛宠:神医妖娆妃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我想吃粮[综]     凌天武神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