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子笑道:“你倒是猜得准,陈崧献了个大宝给孤。”
司马曜笑着举杯道:“皇弟这些话是老成谋国之言,朕心甚慰。东安伯郗恢荐材有功,亦当犒赏。”
陈崧恭敬地应道:“下官亲身带人到田间试耕,确实无疑。”
司马道子一拍奏折,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此犁确切是无价之宝。这个杨佺期倒是国之栋梁,孤要奏明天子,重重犒赏他。”
司马道子坐正身子,命侍女奉上醒酒汤,又用热巾擦了擦脸,感受复苏了很多。
想起方才朝会下属马道子并未表态,司马曜问道:“皇弟,封赏杨佺期一事你如何看?”
“王爷,新野太守杨佺期研制出一种新犁,此犁仅用一牛,耕地之效却倍于原犁,下官已在田中试过。奏折中称推行此犁可多产粮食五成,若真如此朝庭将再无缺粮之忧。”
王绪凑趣道:“不知是何宝贝,让王爷如此欢心,可否让微臣开开眼,下次也替王爷寻件异宝来。”
“王大人,农为国本,杨郡守之功不下于攻城占地,下官觉得当册封提品。”太子左卫率徐邈道。
“万岁,臣看过郗恢转来杨佺期的奏章,奏章称此犁为其三子杨安玄所研制。臣让人查过杨家属谱,那杨安玄本年十六岁方成年,臣觉得他少有打仗农耕,研制出新犁的能够性不大,极有能够是夺匠人之功。”
天子众臣面前,名流风采还是要的,王珣冷着脸道:“家世品阶并非一成稳定,杨佺期既立大功,就应犒赏。”
皇城建康宫。东晋太元三年(378年),谢安主持将建康宫完整改建,建成后殿阁崇伟,宫室瑰丽,绚丽巍峨。
陈崧接过奏章看过,笑道:“这杨佺期先是弃文从武,现在莫非要弃武从农了。不过此物倒是奇异,可送来了什物。”
屯田曹尚书侍郎甘越看到郗恢的奏章后冲动地从毡席站起,拿着奏章手舞足蹈隧道:“若真有此神物,百姓便可不受饥馁之苦,天佑我大晋。”
王绪谀笑道:“王爷一脸欢容,看来碰到甚么丧事,莫非是陈大人献了甚么宝贝给王爷。”
司马道子的话有理,司马曜点点头,道:“皇弟说的不错,朕也有所思疑。”
“徐大人此言差矣,此犁仅是杨佺期所献,并不必然是其所制,如果重赏难道所赏非人……”
王珣向来看不起王国宝,认定他是卑鄙小人,客岁两人就曾因杨佺期兵败的事产生过争论,此次王国宝又劈面否定他的发起,让王珣肝火中烧。
在世人骇怪地目光中,甘越拿了奏章出了官廨兴冲冲地来找尚书陈崧。
“哦”,司马曜看向弟弟,原觉得王国宝在朝堂上反对重赏杨佺期是他授意。
司马道子放下酒杯,道:“臣弟觉得,新犁问世无益于国,当赏。”
王府是宠臣赵牙为他修建,府中栽竹移树、筑造假山、发掘水池,破钞巨万,连天子司马曜看过后都非常不满,斥其“润色过分”。但是,本来是优倡的赵牙却被司马道子任命为魏郡太守。
钟鼓声中,世人膜拜,天子升座,乐起止,世人起,坐于两边。
…………
郗恢的奏本天子司马曜已经看过,闻奏后开口道:“新犁节流畜力,功效更佳,着尚书省将图样颁行天下,敏捷推行,莫误本年春耕。杨佺期献犁,功在社稷,当厚加封赏,诸卿觉得如何?”
朝堂之上分红两派,吵个不休,逐步切题千里,变成相互攻讦。
司马道子浅笑不语,本身这位皇兄又在找机遇犒赏他的近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