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妖帝追妻,超萌妖后太凶猛 > 第一百一十章记忆中的故宫御花园
此石立于御花圃天一门东侧,与西侧另一珊瑚石成双结对。是当代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经石化感化后的化石。这块珊瑚石大要呈鹿葺状凸起,显得非常饱满,仿佛珊瑚仍在茁壮生长。4、云盆(石鱼池)位于御花圃中部,此石长190厘米,色呈青灰,质地疏松,全石如一横卧长盆,中间低凹,如长湖、如云盆。这是在石灰岩的溶洞中长成的奇石。当水在岩壁上不竭地腐蚀、活动时,水中溶解了碳酸钙,含碳酸钙的水渐渐的地蒸发,碳酸钙被堆积下来。又因为水在不竭地活动,在堆积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个云片状凹形的波纹槽。这就是云盆的构成过程。云盆在明朝时,在每个凹槽内盛水养鱼,是以又称“石鱼池”。5、木化石御花圃绛雪轩前面的石座上,矗立着一块高1?郾3米的厚木板,形似久经曝晒的一段朽木,后背另有无数虫蛀的小孔,但用手一摸它确是石材,是太古的木化石。这块木化石正面刻有乾隆所题的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仍然。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题诗的时候是乾隆丙戌(1766)正月,距现在已经200多年了。6、龙腾石在御花圃绛雪轩前另有一奇石似龙,此石高80厘米,青灰色,皱襞丰富,线条流利,形象活泼,势似奔腾的青龙,龙首俯视苍穹,不成一世。据考据,是英石珍品,扣之有声。7、英石御花圃钦安殿西侧,立有一块英石,高约148厘米,宽140厘米,厚不敷30厘米,石体窜改丰富,似龙似狮,变幻莫侧。石大要上部粗糙,下部光滑,沟壑寥落。石体青灰,石质周到,击之声音清越。8、灵璧石钦安殿东侧东便门外,立有一块灵璧石,高197厘米,通体呈矩形,后背切削平整,正面沟壑纵横,凹凸起伏,皆为水流冲刷而至,令人感到天然的造化之功。汉白玉长方形的底座,为元朝方台。9、太湖石御花圃东南部有一块太湖石,高约4米,呈上大下小情势。通体孔洞疏落,涡穴陋劣,石质均匀,色彩温润。此石置于砖花台座上,砖坛采取六角形弥座布局,砖坛上部环抱砖制钩栏,六角十二柱。据文献记录,此太湖石是五十年代从异地迁入,但太湖石本身甚为秀美,颇具古风。10、御花圃天一门西侧有一块状似笋石,通高仅80厘米,青褐两色相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笋石凡是取细高者,块状的还未几见。此石正面石核全数脱落,恰是笋石成熟的标记。此石能够出自云南石林,端严矗立于长方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上。11、奔兔石位于御花圃澄瑞亭外,石高42厘米,色呈黑灰,大要温润,质地坚密,敲之有声。石体隐含红色岩脉,侧视似立足的奔兔,静中有动,极富情味。置汉白玉雕石盆中,盆周浮雕有白兔玩耍林石中间,非常精彩。盆下为高腰莲花辨石雕须弥座。12、堆秀峰在钦安殿的东北部有一座由大大小小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名叫堆秀峰。据《北京宫阙图说》载:“北叠石为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铭曰堆秀,左边,镌乾隆题云根二字;山颠有亭,曰御景亭,万历十一年(1583)建。”初名堆秀山,清乾隆年间改名堆秀峰。13、卵石路在御花圃的通道上,都以各种色彩的小卵石砌嵌而成各种图案表面,这些五色小卵石大部分为各色石英石。每幅图案又有独立的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树木丛林、楼台殿阁、各尽其妙。总数约900余幅,能够说是当代庖动听民聪明的佳构。14、琼苑西门太湖石从乾清宫进入幽雅散逸的御花圃,在琼苑西门入口处,红墙边立一太湖石,灰色,高约163厘米,含细弱红白两色岩脉及结晶体,石体孔洞勾连,窜改丰富,团体外型呈昂然上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