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探听到的这个动静精确吗?”杨广虽对高句丽王高汤不肯将高宝宁直接交到朝廷手中感到不满,但一传闻高宝宁逃入了突厥境内,还是忍不住挺身站了起来,诘问高连升道。
“高老板,你能劝说高汤摈除高宝宁,已经是很不轻易办到的一件事了。”因瞥见王韶、李彻、张衡三位首要僚属前后相跟着走进殿来,杨广便向高连升说道,“之前你向本王提说过的欲在并州开设分号经商之事,本王现在便能够承诺你的这一要求,并命虞孝仁将军帮忙你,尽快在并州择地开张停业,以表达本王对你的谢意。不过,你须得服膺,关于高宝宁现在突厥一事,万不成向别人提及。好啦,你先随孝仁下去安息吧。”
“哦?这世上竟有如许的神仙,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啊!”杨广本不信世上有真的神仙,但见高连升说得一本端庄,只得顺着他的情意向他道贺道。
杨广听了高连升这话,两眼立马冒出光来: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开皇元年间,就是这位前齐残将高宝宁与突厥五可汗联兵南侵,拉开了北境比年烽火不息、交战不止的序幕,高宝宁率军占有的关外营州虽在厥后不久被六叔杨爽率军攻破,但高宝宁本人却在兵败后逃到了高句丽。固然当进六叔以进军讨伐高句丽为由,欲逼迫高句丽王高汤遣返高宝宁,但高汤却始终未赐与对劲的答复。多年以来,高宝宁居留于高句丽境内,也成为了一道拦截在两国进一步敦睦相处门路上的绊脚石。
“小老儿在长安经商多年,昔日里也曾听人提及过,朝廷有指责我王收留前齐败将高宝宁之意,是以便趁此次返回故国之机,极力压服我王向大隋遣返高宝宁,以示与大隋交好之诚意。但是......”
高连升俄然面现难堪,略一游移,才支支吾吾地答道:“但是,这位活神仙一听我是聘请他来并州晋见王爷,就推说身材不爽,不管小老儿如何劝说,执意不肯伴同小老儿一道前来......”
杨广话虽问得委宛,高连升却也听出了杨广想问的是自已的侄子――高句丽王高汤的身材状况,忙拱手答道:“承王爷垂询,小老儿此番重返故国,可说是有惊无险,统统都还顺利。故国国王数月前确切身染沉痾,急召我返国,本想拜寄身后之事,却没想到巧碰到了一名世外的神仙,赠我王以起死复生之丹药数枚,我王服此丹药后不过数日,就症候尽消,规复了安康。”
“这是为何啊?难不本钱王与这位神仙之间另有甚么过节不成?”杨广敛起笑容,不无不测埠问道。
高连升听出杨广这一多数是打趣话,并算不得真正的承诺,遂淡然一笑,没有接茬,而是换了一个话题,向杨广禀报导:“启禀王爷,小老儿此番被急召返国,居国期间,还曾压服我王办了一件无益于高句丽和大隋交好的事情,可惜未能做得非常美满......”
“王爷不知,这位神仙平素惯以羽士模样见人,据他说,王爷在河北诸州府重倡佛法,广建寺庙,很有扬佛抑道之嫌,他身为道家之士,除非王爷承诺为道家正名,在治下诸州府兴建十九座道观,不然他是不会来见王爷的。咳咳。”高连升被杨广逼问不过,只得照实答道。
“小老儿于高宝宁被赶出高句丽时,曾派了部下亲信伴计一起尾随他,亲目睹他进入了突厥境内。不过,那已是近一个月前的事了,现在他是否仍在突厥境内,小老儿不敢向王爷打这个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