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愧更晚了,二更早晨九点
李朝荣乃武将,羽林卫虎贲将军,御前侍卫长,月部出身,曾是月部的首级,后被安插在朝中,拜在元家门下,明里替元家通报行宫动静,暗里乃步惜欢的少数亲信大将之一。
陛下借着昏君之名,不遵太皇太后之意,不听元氏朝臣之谏,拒纳宫妃,广征男妃,年年汴河行,暗中建立刺月部,培养亲信,行至本日,布局渐成,羽翼渐丰。
陛下乃先帝之孙,其父乃先帝六子,本是皇子龙孙,却因父酒色成性难成大器,并不为先帝所喜。当年夺嫡,六王毫无胜算,帝位本轮不到陛下来坐,只因朝中生变,龙脉残落,陛下年幼,易摆布拿捏,元家才属意陛下为帝。
人来到乾方殿,殿门一关便是一个时候,谁也不知步惜欢与他在殿中谈了何话,只知一个时候后,范通在殿外通传道:“启禀陛下,汴州刺史陈有良请陛见。”
shit!
青青……
“人间事,行难险阻,朕从不惧,也望卿不惧。”御座之上,年青的帝王望着忧心忡忡劝谏的臣子,敛那懒惰之态,雍容沉寂。
“彻夜备驾,明日一早帝驾前去西北,让替子坐朕的御辇。沿途走官道,告过往州府接驾。”
她很少黑线,这辈子第一次是瞥见周二蛋的身份文牒时,第二次便是现在!
后先帝年老,诸子夺嫡,元家与夺嫡事本已无关,却在上元宫宴时,借属国南图之兵冲杀入宫,以三王、七王弑君之名斩二人于宫宴,血洗宫城。那晚,先帝驾崩,三王、七王以弑君之名被杀,朝野风声鹤唳,元家一夜之间执掌朝政大权。
“朕意已决。”步惜欢一叹,起家步下龙阶,扶起陈有良,“朕与爱卿说此密事,是因朕信赖爱卿能将帝驾之事办好,并非要爱卿劝朕弃了西北之行的。”
“这些年朕所行之事,哪一桩朝中禁止得少?卿可见朕服从过?”
她想开口,但是没偶然候,她的自救体例没有效上,元修和月杀拉住她的一刻,她设想的状况也没有产生,她没有更加身堕入流沙里,而是和元修月杀一起,掉了下去。
若真,元修存亡未卜,元家嫡脉恐失,盛京那边儿定急疯了!陛下与元家不睦已久,元家又怎能放心陛下去西北寻人?他们定会忧心陛下从中作梗,朝中对陛下去西北之事定会禁止重重!
信上五字――我很好,勿念。
------题外话------
“朕彻夜便与朝荣出城往西北去。”
“传!”
他本收着这信,想瞧瞧她有本领给他写几封一样的信,想给她攒着今后一同算账,哪知便收到了西北的密报。
陈有良听闻此言,受宠若惊,又忧心忡忡,他望了眼李朝荣,月部出身的武将,目光似铁,只立在帝侧不言,此事瞧着已无商讨的余地。
――流沙的密度,两克每毫升!人的密度,一克每毫升!按照密度,人类身材淹没于流沙当中不会有没顶之灾,沉到腰部就会停止。
那日傍晚,朝霞映红了玉殿窗台,他在窗前翻开,望了一眼,笑起。
若假,陛下此去西北,难道正中了贼子骗局?
殿外的宫人肩头忽颤,陛下这些日子每逢月末总喜怒难测,上月独在殿中好久,唤人进殿时彩娥险被杖毙,今儿倒是唤人唤得早,只不知龙颜是喜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