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悄悄听完,对李参道:“事情已经是如此,现在最首要的是在审案的时候不要再出不测。你有没有派人去蒋大郎的家里,查封他家的资财?”
“另有,蒋家不比平凡人家,满县的地盘,大多数都是属于他们家的。你要谨慎留意,不要因为抓了蒋家的人,引发处所上的动乱。现在这个季候,恰是收夏粮种秋粮的时候,必然要晓谕处所,不管蒋产业生了甚么,都不要误了农时。”
不知不觉就到了蒲月中旬,气候更加热了起来,天上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让人感受黄地盘的确都要冒出烟来。
这一次如果真地判出几个极刑来,对李参不是功德,还影响知州李迪的名声。但也不能不判,有徐平在这里,这案子底子没法乱来畴昔。
极刑不祥,不管是帝王彰显大德,还是处所官夸耀政绩,都以多少年没有极刑犯和狱空来标榜。李参以通判主一州民政,做好了就前程无量,不但是有了资格能够担负大州知州,并且也给朝廷重臣李迪留下了好印象,更是首要的无形资产。
按轨制案子的初审普通是由经理参军主持,然后再由其他幕僚官复审,最后由判官讯断以后呈给通判和知州同意。以是普通的州府都有三个关押犯人的处所,判官推官部属的军院和录事参军等官员部属的州院,再一个便是经理参军部属的经理院。
现在人已经抓了起来,审案天然该叫经理参军来,李参只是卖力确保中间过程没有错误,他的精力还是要放到善后上来。
实际不管知州还是知县,最首要的事情也不是审理案子,只是在最后把关罢了。
李参道:“回待制,下官觉得,初审还是放在河阴县为好。一是人犯本就已经被抓在这里,要找人证物证,也是这里便利。再一个此案对处所牵涉太大,容不得半点草率。前两****已经让州里录事参军带了人来,摒挡河阴县的一些事件,既然现在又出了这案子,便就让经理参军再带人过来,一起在县里把案子审了。”
“如此也好,你尽管去安排,有甚么事情固然跟我说。”
三皇庙的院子里,李参向徐平陈述着昨夜的抓捕的成果,面色极欠都雅。
李参恭声承诺下:“下官记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