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但是这是骨肉兄弟,血脉嫡亲啊,辅机,如此一来,天下之大,可有我李世民容身之地?士农工商,天下百姓,无人不将唾我面,戳我骨啊,青史万年也将臭名永存呐”。
李世民除了在暮年因为太史占云:“女主武昌。”官方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几句谶纬之言杀了李君羡(李君羡,小字五娘子,爵位武连县公,官拜左武卫将军,值守玄武门宿卫,样样带有“武”字)以外,并没有多杀其他功臣,但是放弃虚幻缥缈的谶纬预言,单就是李君羡在任期间“与妖人交通,谋不轨”这一条充足定极刑了,以是团体来讲李世民是仁义部下的好君主,是心疼小弟的好总裁。
绕是如此,但是现在要让李世民下决计弑兄杀弟,他还真是有点游移,就是内心的坎他能畴昔,最大的担忧是青史留骂名啊,对于好名声的李二来讲,这是他最大的糟点了,汗青上还曾有说李世民逼迫史官改写汗青的,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李二好名这一点倒是不假的。
当下里也是一脸悲戚,直撩衣便拜了,“二郎,若真如此,请恕辅机无能了,我亦拜别,只是苦了观音婢了”。说罢便是眼眶通红,一脸苦痛之色。
很久,又是起家扶起两位亲信,直哑声问道:“真到了那一步吗?”
但是李世民还是踌躇不决,这点困扰他很多年了,不成否定,李世民是一个仁厚的君主,不管是面对百姓,还是对于部下,即位后更是宠遇他的小弟们,建国公爵一大堆,更没有那种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儿。
长孙无忌更是想骂娘,你丫的尉迟老***就逼吧,归正二郎仁善不会惩罚,倒是为何恰好要扯上我,我何时承诺与你一同辞去了,我是他妻舅,能跑了吗。
186.定夺(一)
很久,只见尉迟恭悲天悯人的深深一叹,“秦王,得你大恩,尉迟恭得以活命,身居要职,高官厚禄,灿烂门楣,俺老黑这一条命便系在你剑上了,剑锋所指,便是刀山火海,某尉迟恭毫不皱眉,但是若要像现在这般,让某家引颈受戮,摊手受死,某不甘心,此非豪杰所为。既如此,请准某辞去流亡,某想,无忌亦欲同往,事乃至此,何去何从,请秦王定夺”。
李世民闷着头神采阴晴不定,久久不语,这时,长孙尉迟二人对视一眼,继而皆是下座,撩衣便拜,直进言道:“望秦王早做定夺”。
但是内心虽是如此暗骂腹诽,脑筋里倒是急转,想着短长,看着李世民那更加痛苦的纠结着,长孙无忌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招,直逼的李世民要下定夺了,既如此,那不能掉链子了,再加一把火吧,转头再找你黑炭头算账。
“秦王,成者为王败者寇,待秦王御极天下,大唐昌隆,此乃末节耳,大丈夫何必介怀。此时此地,又怎能有妇人之仁”。尉迟恭也是豁出去了,直顶着李世民的面儿吼,说罢直捶胸顿足,一句妇人之仁爆吼出来,直吼得长孙无忌脸上一颤颤的,妈的,尉迟老黑,你悠着点,别过分了,万一搞毛了,别怪我不义气了。
“秦王,祸在斯须,乃至危急存亡之际,不能在踌躇了,早做定夺,不然……”。长孙无忌也是急眼了,直瞪眼说道,其声厉厉,其情凄凄。
这时,尉迟恭又是眼睛珠子一瞪,吃紧道:“秦王,大家都怕死,都不想死,而我等天策府众豪杰都是甘心为秦王效死,死都不惧,这是天意如此的,现在大师豁出命要跟着您干大事,不能违背天意,如果踌躇不竭,只会遭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