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苦涩……好吃,好吃!”那角落里的张姓门客尝后,忙又取出几枚铜钱来,“小年哥儿,另有么,再给来几块!”
茑萝松在大夏海内委实算不上甚么好花,田野常常攀附在岩石山坡上,每年吐籽落地,翌年自生,垂垂地就漫开了一大片,是种价贱的萝花。柔|软颀长的藤萝丝能拗折成各种形状,比方球团状的,塔状的,另有富朱紫家将它缠|绕向上,做成一扇茑萝屏风,着花时节一朵朵小花似五角的星星,装点此中非常秀美,是以也有别号叫“锦屏封”。
梳儿印本就做得不大,刚好让穗穗握在手里咬着吃,可她手里都有了,还似个贪婪的小尾巴,跟着余锦年一起去了前堂。门客们见小丫头敬爱,免不了又是一番逗弄,直惹得穗穗气得顿脚。
少年哪都好,就是抠门得紧。世人又是与余锦年戏闹了半晌,才各自乖乖取出三文钱摆在桌上。
那三两门客听了,非常不平:“你倒成仙了,也叫我们沾沾仙气儿啊!”又转头对余锦年恳求道,“好小年哥儿,也给我们做两道呗?”
余锦年想起上一世遇见过一个年青的女孩儿,抽屉里老是藏着各种百般的零食,脸上也老是笑着,仿佛不知愁似的,别人向她请教高兴的法门,她便取出一袋零食来送人,并说,内心的愁闷吃出来就好啦!
想起二哥,他神采更是阴霾了。二哥才调出众,百年难遇,季鸿曾听闻山中有高僧大道,能以报酬介与怨魂互换精魄,令其重返人间。这多年以来,他常常梦到二哥的背影,他想问问二哥是否恨他怨他,是否想借他之躯回归尘凡。可二哥不答,只用一张黑洞洞的没有五官的脸盯着他,以后便不断地不断地往前走,将他远远地丢在前面。
前头花贩捧着一碗糯米粥,中间站了三两个门客,都耸着鼻子要与他分一勺来尝尝,那花贩天然不肯,端起碗来就是哧溜一大口,好险呛着,喝罢抹一抹嘴,感受仿佛冻在身材里的汗都渐渐蒸出来了,不由舒畅道:“酸酸辣辣,痛快!不愧是叫神仙粥,整小我都和缓了!”
就如同那日给了马车中的花娘几颗果脯般,他也抓了一碟瓜子核桃、一碟冬瓜糖与蜜橘皮,筹算送给季鸿打零嘴。
季鸿撩开隔帘,便看到一盆修剪缠|绕得似圆球般的藤草,草球上零零散散地点缀着十数朵或红或白的小花,朵朵状若明星,映托得中间抱花而笑的少年也如天上辰星般刺眼。
乌黑的粥,鲜红的枣,洒金的桂花,舀一勺入口,即便没有枣花蜜,熔化在喉舌间的气味也充足甜糯,勾出了季鸿沉寂好久的胃口。待余锦年跑回厨房拿来枣花蜜时,惊奇地看到男人已经将那一整碗山药羹给喝完了,连碟中的金鱼糖饺也吃掉了好几只。
——这“梳儿印”就成了。
季鸿往中间侧了侧,见少年将扑畴昔的穗穗揪下来,放在手边的小凳上,又从中间拽来一碟小食。穗穗眼睛一亮,抓起一只金鱼炸饺看了看,嗷呜一口吃掉了大大的金鱼尾巴,舔尽了嘴边的糖渣,才慢悠悠晃着脚丫说:“唔……小年哥呀,那小我站那边干甚么呐?”
药膳么,既然和药沾着个边儿,也就不算是违背本身情意。
此时一碗面馆的后院中袅起淡淡的米香,舒煦日光倾抛在窗柩间,在手中翻开的册页上撒出班驳光点,屋中暗沉寂谧,窗外却时而传来开朗笑声,有人远远唤道“小年哥儿”,接着在一番喧闹扳谈中模糊夹着一道少年嗓音,笑意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