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妓子们呼啦啦散开,去取琴瑟琵琶,奏起小巧小曲来。
“本来贵妃姓季啊……”
那花娘去挽男人的手:“恩客喜好甚么样的女人?我们……”
小妓们又搬来一只椅子,笑嘻嘻地去拉季鸿,推推搡搡让他去坐:“你来,你来,坐这个,我们给你唱曲子听。公子喜好听甚么曲儿,我们都会唱。”
“啊?”小婢觉得本身听错了,迷惑道,“绣花针?”
所谓江上秋高蟹正肥,恰是百般滋味一点蟹黄,能馋得人流口水。盛了炒蟹出来,余锦年又夹出七八只生蟹,特长掂了掂,便扔到锅里去蒸,毕竟鲜蟹,还是无油无盐、原滋原味地清蒸,最是好吃多汁。
清欢朝余锦年眨了眨眼,做了个鬼脸,才抱着食盒跑开了。
一群小妓一眼不眨地盯着余锦年,又是别致又是好玩。
走出青柳街,行过一条曲折冷巷。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忽闻声板车在石子路上咣当咣当拖动的声音,有人呼喊道:“螃蟹,脂肥膏满的螃蟹……”
诊罢,余锦年转头朝其他看热烈的人道:“劳烦给拿两只绣花针,针不能是锈的,必然要擦净,再来一碗烈酒,和一小块洗洁净的布团,这三样东西都要用沸水煮过。”
季鸿闻声一转头,周身阴霾之气刹时散尽,那从一群女人的衣裙间暴露的脑袋,可不恰是自家阿谁去了一中午都未归的送菜郎!
他往前走了几步,少年也转过身来,双眼迷离地反趴在椅背上,一手垫着下巴,另一只手挂在椅背上朝他招摇,笑着喊道:“是阿鸿呀!”
其他妓仔细心看了小婢的眼睛,那针眼明显还在,顿时思疑:“真的假的,莫不是骗我们的吧!”
雪俏这才起家,从床下的一只木箱中取出一个小承担来,接着又从嫁妆盒里拿出一只玉镯。玉镯清莹透亮,水头长,碧色翠绿,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玉料子。她将这二样东西摆在桌上,又拿出一个斑斓荷包,无需翻开看,只听那沉甸甸的袋子落在木桌上的声音,便能猜出里头定是财帛不菲。
季鸿捂着下巴,神采哀怨地盯着余锦年,见他回身要逃,仗着本技艺长腿长的一把就将他拽了住,掖进怀里:“余先生,你听,季某的心仿佛也不太好了,能不能也给治治……余先生?锦年?”
余锦年顿时吓得跳起来,嗷的一声脑门撞在季鸿的下巴上,他也管不上季鸿疼不疼了,伸手指着季鸿语无伦次:“你你你,你何为――”
如果平常赶上如许肇事的,花娘早叫人将他扔出去了,这时却看在他长得都雅的份上,临时按捺住了踢人的情感,不屑道:“我们这儿,一天来十好几个送菜郎,谁晓得你说的是谁?”
“可我热。”余锦年不满。
他话还没说完,头上的暗影俄然变得浓厚,一点柔|软的触感落在了眼皮上。
对方见是余锦年,又送了一篓小虾,余锦年这才认出,此人是城外津平船埠上捕鱼为生的钱大,现在鳏居,带着个比余锦年小一岁的儿子,数月前余锦年去船埠买鱼的时候,曾治好了钱大儿子的腹痛症。
那人眉心一蹙,眼中阴鸷渐生。
一听是胭脂醉,余锦年眼睛亮堂起来。
螃蟹蒸透了,热气顶着锅盖,余锦年忙放下筷子,挑出几个来,掰了爪尖,撬开蟹壳,极具耐烦地把里头的蟹肉一点点地取出来,然后与猪肉馅、姜末、糖粉,再加上花雕酒与浮椒,一起拌了,重新填回蟹壳里去,再上锅蒸,最后淋上用蒸螃蟹的汤水烧成的甜辣芡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