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敢让你如此劳心!”武承肃忙笑着欣喜,声音愈发和蔼了,“我也晓得民气不敷,凡是有便宜可贪,难保不动心机。”
“哪来的?”坠儿猎奇道。
坠儿见抬了很多东西过来,推测是皇宫赏下的,忙迎上前去,谢过抬东西的力士,塞了一包碎银子给为首的那人。
“这如何使得!”坠儿有些镇静,“现在晚了,哪有宫人还吃东西的事理?”
那人叫李春奎,是李刻元的远房侄子。说是远房,不过略沾亲带故,那李春奎的父母见李刻元在宫中得脸,好轻易联络上,攀上了亲戚,把年已十岁的独子送出去当差。
坠儿关了房门,拿出点心偷偷吃了几块,忍不住落了泪。(未完待续。)
先是岭南的厨子,名唤黄福泰的,武承肃直言此人与吴百丰相类,皆属贪财好利之徒,但另有分歧。
他直觉太子殿下故意换掉这小我。
还在家中时,李春奎便有些血性,满腔的忠君爱国,及年纪略大有了辩白,明白燕皇武岳远非贤君,把满心的但愿都依托在太子武承肃身上。
也因他热血,被送进宫时竟不哭不闹,咬着牙净了身,只为换些银钱赡养父母。李春奎倒也出息,菜烧得不错,更做得一手好点心。
武承肃倒不拦着她走动。他命丁鑫拿驰名单再去趟膳房,叫珠儿好生扶了阳筠,果然一同往膳堂去了。
“此人倒是几人当中最好用的,若八凤殿善待于他,他必会戴德戴义,怕要结草衔环了。”
阳筠悄悄一笑,指了指最后的一个名字,问此人如何。
丁鑫知无不言,把李春奎的出身、旧事,全都讲了一遍,以后便等武承肃开口。
武承肃站在崇明殿内,留意看写着犒赏的册子,见上头不止有武岳朝上许的物件,另有很多珍宝并机巧玩具,并八匹细纻。
坠儿先开了库房,一项一项查对清楚并登记入册后,才让他们把犒赏都抬了出来,又笑着辞了世人。
“娘娘教我拿给你的,你不吃就算了。”珠儿笑得有些促狭,“我可归去奉侍娘娘了。”
是日夜,武承肃独宿崇仁殿,八凤殿里珠儿值夜,阳筠便提起她二人辛苦,说看着让春桃和秋云分担一些是否安妥。
武承肃见她如此,愈发来了兴趣,要过李刻元起先荐人的那张票据,拉着阳筠在胡凳上坐了,把票据往桌子上一放,指着上头的几小我名,给阳筠细细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