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鹏走到他中间,弯下腰问道:“小哥,叨教这是甚么处所?”
“狗子?哈哈哈!”唐大鹏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传闻以往乡村倒是风行给小孩取个贱名,为了好赡养,不过也没有取这么刺耳的名字的啊。
唐大鹏也有点难堪地摇了点头,昂首看了看半山腰的五里村,本想进村去问问,可走了大半天很累了,想想归正都只要五里路了,干脆进城再问,便沿着巷子往富顺县城走去。
那男人高低打量了一下唐大鹏,冷哼一声,迸出两个字:“县衙!”接着便转过甚去,不再理睬。
走到城墙下,有一条护城河,河水甚是清冷,一座浮桥横架在护城河上,城门口站着两个斜跨腰刀的兵士,和时装电视剧里的兵士倒很相像。城门之上是用隶誊写的三个斗大的字:“富顺县”
对于明成祖,唐大鹏能想到的,只要《永乐大典》,其他都是一片空缺。完了,想预知将来都不可!唐大鹏在心中苦笑,早晓得要到明朝来,好都雅看明朝的汗青,那就能预知将来,窜改汗青了。唉~!命苦不能怪当局啊!
“皇上?皇上就是皇上呗,皇上就是万岁爷啊。”
大门口中间有一个挎腰刀穿皂衣的男人站在那边,看模样是个官差,上前问问。唐大鹏走下台阶,向那挎刀男人一抱拳,学着前人的调子说道:“敢问这位大哥,这里是甚么处所?”
这照壁正对大门,是用磨砖细砌而成,墙顶覆盖着顶瓦。照壁上贴着几张书记,此中一张写着:“审的田家村田大壮与王小山典买田宅不纳契税、不过割赋税,田宅典买不明,斯官司讼狱不息。今王小山奸心肆起,巧诈百端。不税契书,欲使昏黄照证;不收籍册,复图埋没差粮。若此弄法之徒,宜坐笞杖之律……”唐大鹏看了半天,没如何明白,不过,从最后“杖一百”来看,仿佛是个县太老爷审案件所作的讯断书,开端日期写着:“永乐二年玄月初二”
他走近村庄,远远瞥见一个牧童坐在村边的田埂上放牛,手里捻这一根狗尾巴草,一副落拓得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