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躬身道:“太后慈爱,谬赞小莞了。”
晟曜应道:“是是是,皇祖母,孙儿晓得。这一贯不是忙于战事政务么?”
太后缓缓言道:“哀家并不以为女子无用,也不推许女子无才是德。当年,哀家亦曾随军,与先帝一起对战东魏,才有了大齐现在的天下。不过,这天道是男女分歧、乾坤有别,既然分了伉俪,便应各自做好分内的事!”
转头叮咛身边的万公公道:“去拿来,也叫大师都看看。甚么是家人敦睦、六条约春。”
太后接过身边杜尚宫递上的茶盏,渐渐的呷了两口,目光在晟曜和武尚华的方向游移半晌。
殿内其他姬妾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太后笑道:“既如此,马上传旨,晓谕六宫:东宫昭训曲氏,本日起擢拔为东宫良媛。现在已是腊月里,册封礼战时从简,就定在三今后吧。”
她扫视世人,道:“现在太子膝下犹虚,你等东宫内眷不汗颜么?”
武尚华顿时无话可说,“哦”了一声,满面不满的坐下了。
晟曜有些难堪的朝太后拱了拱手。
我想起今春在蔓河边晟曜说过的话,便下认识朝他看去。岂料又与他目光相接了,顿时面红耳赤的移开眸光,极不安闲的拿帕子按了按额角。
万公公躬身一礼,很快便带着内侍将画取来了。世人赏玩一回,都凑趣笑言:“果然春意盎然,画中孩童神态各别,却都讨人爱好极了。这不就是太后儿孙绕膝的模样嘛!”
晟曜此时又望过来,正与方才皇后所说普通无二。我顿时羞恼,手上的帕子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搓揉成一团。
我红着脸,也回席上坐下了。小声对皇后道:“母后,殿下正与小莞闹着别扭呢,那里有两心相眷?”
太后不觉得意的摆了摆手,“曜儿大婚已满一月,晋封王府旧人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罢了。惟愿我晟氏皇族敦睦,传承有序,社稷绵长。曜儿,你可明白?”
太后看着万公公谨慎翼翼的将画卷了,叮嘱道:“好生挂归去,别弄损了。这但是哀家的心头好。”又带笑看了我一眼。
晟曜回声道:“是,孙儿定不会叫皇祖母绝望!”起家时顺手扶了我一把,渐渐松开,自行回了坐席。
我昂首见晟曜眼中蕴着几缕微不成察的欣喜,已经起家离席向太后施礼。便亦随在他身后半步跪了下来,叩首道:“谢太后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