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御天香:北宋女官香药帝国 > 第33章 议储
太后漫不经心肠拈一根银簪拨动手炉灰,又问:“若章惇说得在理,又该当如何?”
“朕已宣口谕,进浑家韩氏为秀士。”他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从今今后,朕统统汤药须由她进奉,不然朕不会服用。”
殿中婆媳三人相顾讶然,旋即复入寝阁见赵煦。未待母亲开口,赵煦便拼尽尽力自病榻上坐起,蜡黄的脸上双目深凹,闪着两道幽光,他缓缓环顾面前三个女人。
“章惇章相公。”梁从政敏捷答复,又解释说,“当年章相公曾在太皇太后帘前议立官家,是官家信赖之人,为人睿智有学问,如此家国大事,理应问他。”
早定国本,这是在请天子立储。蕙罗一惊,想起赵煦近况,顿觉只怕统统人都会感觉他必死无疑,都在筹办搀扶储君了。心中出现酸涩感,她冷静退至殿角香炉后,执香箸做着添香的行动,自发地给太后与梁从政充分辩话的空间,但是他们的话她还是凝神在听的。
一日蕙罗如常服侍太后焚香礼佛,忽见活动御药院刘瑗入内,向太后禀报医官为赵煦配药之事,太后闭目听完,也不说甚么,点头表示已晓得,而刘瑗并不退去,踟躇斯须,又轻声道:“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了,太后赐赉诸臣的年节礼品,还与往年一样么?”
太后还是阖目,手拨佛珠,随便应道:“还按端方预备罢。”
天子的庇护使韩锦儿临时躲过一劫,固然有人不快,但这件事与随后环境相较,也显得不是那么首要了。
刘瑗道:“除了往年常例那些,传闻还多了一个金盒……昨日章相公在宣德门内上马,当即有个圣瑞宫黄门迎上,有人瞥见,他朝章相公双手奉上的,是一个金盒。”
向太后每日凌晨皆会亲身来探视,见赵煦情状堪忧,便让人在福宁殿清算出一间净室,无事便在内长坐礼佛,闻说赵煦有异状,便当即起家去检察,直到入夜才回隆祐宫。
梁从政欠身挑眉,有扣问意。太后入室坐下,抚着蕙罗奉上的手炉,沉默半晌,才道:“大臣们都在劝官家早定国本。”
“本年连降瑞雪,乃吉祥之兆,这年节礼品或可稍增一二……”刘瑗朝太后略略走近两步,声音又放低了一些,“传闻圣瑞宫已向宰相章惇、尚书左丞蔡卞、翰林学士蔡京和御史中丞安惇等人送了上元礼,应瑞雪之兆,多增了一些……”
太后净室焚香只用沉檀,对纯度用量要求极其刻薄,器具必须极干净,焚时要以云母隔片隔开香饼炭火,香料置于其上,如许焚香可不见烟,若香炉上印有一个指纹,配方稍有偏差,或香饼燃烧过分,香味带有一丝炊火气,太后便有不怿状。福宁殿的宫人服侍了几日,均感苦不堪言,最后还是请蕙罗来做此事。
朱太妃见状也要求辟净室保护赵煦,被向太后以“体贴则乱,太妃如此徒增烦恼”为由回绝了。
太后点头道:“都知所言在理……官家无子,依都知之见,现在当立哪位亲王?”
这时一名内侍自赵煦寝室出来,躬身禀道:“官家刚才传下口谕,进韩锦儿为秀士。”
在太妃对峙下,太后似窜改了开初的决定,对崔小霓道:“传韩锦儿出去。”
太后目送他,待他身影消逝院事曾布入隆佑宫规见。再召刘援入内言情,对他道:”速往枢密院,宣知枢密或w,,"
“哦?”太后微眯着眼看他,再道:“那老身问哪位重臣为好?”
梁从政自知讲错,稍显难堪,顿首辞职,然后恭恭谨谨地退至门边才回身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