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宰执天下 > 第17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下)

我的书架

一具水中女尸,让他的穿越者灵魂在甜睡百年以后终究觉醒,今后他踏上了成为至高者的永久之路。

“恰是韩冈!”韩冈却半眯起眼,因酒意而涣散的眼神重又锋利起来,他先拱手施礼道:“官人既是有事找韩某,不如先进屋说话!”

注2:榷场,就是市场、集市。凡是特指边疆地带,与外人买卖的场合。

“甚么?”王、赵二人问道。

这是一个吞云吐雾、炼气修行者为尊的天下

韩冈拦住他们,让他们坐下持续喝酒:“哪有来一个客人,却赶走两个客人的事理。王军将和赵敢勇还是坐下来发言,想来王官人也不会介怀。”

“江南是比关西要富庶。”王舜臣随口带了一句,他酒意上涌,也不顾王厚的身份了,“江州水土养人,传闻那边的小娘子也比关西的水灵。”

王厚向屋中张望了两眼,踌躇着不肯进屋。他连跑两趟,又在门外等了好久,本是用汉昭烈三顾茅庐的旧事来安抚本身。现在只见偏厢中乌烟瘴气,桌面上杯盘狼籍,两名军汉面红耳赤,那里情愿进屋去说话,连带着对韩冈也是绝望已极。

赵隆喝进肚子里的酒都化作汗水冒出来了:“真的是王机宜?!”

“江西人?!”赵隆本被一下惊醒,传闻是江西人后,却放松下来:“那就不是了。”

“韩秀才?”王厚瞪大了眼睛。若不是一样的一副高大身材,他便完整没法将面前这位浑身酒气的败落户,与傍晚通衢上义正辞严的韩秀才联络在一起。就连让王厚印象深切的挺眉秀眼,也因酒意而变得涣散无神。

“王韶!”

“秀才说得是。”王舜臣立马接口道,“俺还在延州的时候,吃过关东运来的麦子,也吃过蜀中的稻米,不过还是关中的谷子【注1】好吃。”

也不问王厚来此的目标,韩冈直接找过一只洁净的酒碗,为王厚满上,又说道:“庐山险秀,又近着江州,王兄德安人氏,真是好福分。‘曰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青莲妙笔生花,每次一读此诗,便让人对庐山神驰不已。”

注1:南边的谷子是稻,而北方的谷子凡是指的是小米,也就是粟。

被韩冈带起了心机,王厚重重的点了点头,又想说话,不想王舜臣已被韩冈的最后一句说得豪气顿起:“秀才说得恰是!要想建功,还要看我关西!”

“是啊!”赵隆忙点着头,“来往边疆有多少家回易商队,另有他们身后的官人们,都是不想开榷场,会毛病到他们赢利。”

“没错!王兄说得恰是!有钱有粮,方可出兵兵戈。”韩冈先拥戴了王厚一句,却又言辞诚心的说道:“不过两件事都是要大费周折。须得缓缓而行,不成企图一蹴而就。”

韩冈却点头,“治军必先足食,足食必先养民。关西水土已远不如汉唐时的富庶,一场大战便能让各路的粮储耗光。没粮没饷,光靠关外运送,空耗民力,朝中也难支撑。”

保举一下三水的九霄天帝,书号69321:

“另有市易!”王厚终究能插上话了,他吃紧地说着话,仿佛要从嘴里迸出来,“在渭源创办榷场【注2】,不但能抽取税入,还能趁便收些租佃,不消劳烦国中转运。更能让青唐诸多蕃部亲附大宋,实是一举多得。”

赵隆笑道:“伏羌城少见南人,本还觉得是这些天在伏羌城四周跑进跑出的王机宜家的人。不过王机宜出身江州,那是江东的地儿。”

推荐阅读: 文娱万岁     入骨暖婚,霸道总裁放肆爱     都市之最强败家神豪     柳家七娘子     火影之大美食家     妖修大能是毛团[穿越]     田园妙香     深宫策・青栀传     风水局     重生军嫂在七零     圣殿RVE永恒荣耀     从灵山到大唐的日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