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目下的越国也恰是因为南北纵深千里之遥,没有当年越王勾践的雄风,现在却成为了致命的缺点,面对三大战国的联军军队集合的上风兵力,以及三国灭吴越之心,积弱已久的越国除非有神人互助,不然此次必灭其国。
……
但明显不成能对吴越支出倾国之力的代价,当今天下三强相互周旋,四国纵横捭阖,战国七雄如此庞大的局势之下,齐楚两都城不成能把一国全数的精力放在吴越之地,齐国北有燕赵之患,楚国也有三晋、秦巴蜀之患,一战而不能善终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
越国的都城迁徙到了千里以外,顺着东海沿岸直接定都在齐国南边家门口的琅琊,亦可见当年的越王勾践多么英姿。
世人也点头佩服,雄师主力南下入楚国直接从越国西境横刀切入将其一分为二,越国南部的残存权势能够赶入闽南深处,那边更是萧瑟一片的无主之地,雄师顺势沿着会稽郡北上取江东一郡五百里地,崩溃的越人南路被堵截只能渡长江北上淮河道域。
因为越国的北境直连齐国南部,越军北上齐国几近一起都是坦途大道,但明天的越国再也没有了勾践期间的光辉,也算是仅次于七雄战国的中等诸侯国。对齐国而言形再也构成不了庞大的威胁,但对于越国常常滋扰南境却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齐国为了防备这个隔三差五就会跳出闹一闹的邻国,还特地构筑了一道长城防备这个诸侯国,耐久率军镇守南境,免得齐国在逐鹿中原时跳出来膈应人。
白起拱手对世人示以一礼,便低目沉吟道:“兵家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欲伐吴越,必先观其国而料其情。越国非周室正统分封诸侯,越自称‘圣王后嗣’而于东海之滨自主一国,其国距中原千里以外,周室鞭长莫及,自春秋以来天下也承认了这个诸侯。”
白起对昭阳一拱手,坦言道:“越国自越王勾践以来,国力每况愈下,又贵国楚威王再而重创之,目下之吴越已然一蹶不振,其主越王姒无疆一代庸主尔,不敷道也。”
白起回礼道:“欲破吴越,从戎分两路,齐国派一起雄师三万区间驻扎沭水以东的莒城待时而动,另一起雄师合三国之兵十七万自楚境而南下九江,十七万雄师于潘城迫境,先取九江郡、再破吴越旧都会稽,雄师取此二郡之地,联军兵锋已然将越国从中部拦腰斩断。与此同时,齐国驻守莒城的三万雄师便可出兵焦原山以东进,破越都城琅琊,取其两百里地。”
不过楚国老昭阳和屈原谁不晓得这齐卫两国差未几就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清楚就是一唱一和的一对。
白起持续说道:“……灭吴越,二十万联军在半年以内荡平其国,料无难事。”
苏秦不保举齐国将领统帅联军,算是以示诚恳合兵伐战,不会为己谋私利,起码明面上是这个理。
越国的都城琅琊就在山东半岛南部,当年越王勾践称霸天下而将越国都城北迁至此,越国当下的都城几近就在齐国东南要地,就隔着一座齐长城。
面对苏秦的暖和笑意,昭阳令和屈原都踌躇不决,他这就是说给楚国听的,苏秦以齐国之相推举白起为统帅雄师,与剧辛争夺可大不一样。
但话又说返来,楚国拿不到两军统帅的资格,齐国也不拿天然是最好的成果,卫国的武安君白起有实打实的战绩摆在那边,做联军统帅也无人不平,让卫国从中起到调和感化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挑选。